炼钢连铸批量计划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4468738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炼钢连铸批量计划是钢铁生产计划与调度领域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之一,科学合理的批量计划方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对炼钢连铸批量计划的模型不够精确,算法的精度与速度也需要提高。基于此,本文在分析炼钢连铸生产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炼钢连铸炉次计划问题、浇次计划问题、考虑板坯宽度及重量柔性的炉次计划问题以及考虑炉次宽度柔性的浇次计划问题。通过分析各问题的性质,将其抽象为具有生产实际特征的组合优化问题,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设计了针对具体问题的混合改进交叉熵方法。最后,结合交叉熵方法及协同学中自组织概念,构建了批量计划自组织优化算法。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分别建立了柔性炉次计划和柔性浇次计划基于带有收益的容量约束路径问题以及广义车辆路径问题的模型,基于初始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对交叉熵算法进行了改进以及构建了基于竞争因子、协同算子及序参量的批量计划自组织优化算法。具体内容概括如下:  在炉次数量未知的条件下,将所有炉次的中心订单与该炉次中其他订单的钢级、宽度及交货期差异惩罚费用之和作为炉次差异惩罚,建立了炉次数量未知的炉次计划问题旅行商模型,并通过改进交叉熵算法进行求解。改进交叉熵算法根据订单间钢级及宽度差异对初始交叉熵法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进行了改进,实际炉次计划数据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可以有效提高算法的速度与精确度。  为得到最优浇次计划,包括浇次数量及各个浇次内炉次的选择与排序,建立了以最小化开浇费用、炉次间连浇惩罚费用及未被选炉次惩罚费用为目标的浇次计划旅行商问题模型。利用钢级连浇启发式规则和根据炉次间连浇惩罚费用大小赋值的改进初始状态转移概率矩阵,构建了混合启发式-交叉熵算法。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与交叉熵方法相比,混合启发式-交叉熵算法能够得到相同或更优的最优目标函数值,运行时间短且稳定性更高。  基于带有收益的容量约束路径问题,建立了订单具有柔性宽度和重量的炉次计划模型,并通过混合改进的交叉熵法对其进行求解,通过实际生产数据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通过与遗传算法等智能算法的比较,表明了算法的优越性。  基于广义车辆路径问题,建立了炉次具有柔性宽度的浇次计划模型,并基于局部-全局方法的思想,通过混合改进的交叉熵法和可达算法,分别获得炉次顺序以及炉次宽度,从而得到柔性浇次计划的最优解,实验数据表明了本文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针对交叉熵方法存在的随机性较大等问题,结合交叉熵法与协同学中自组织的概念,构造了基于竞争因子、协同算子及序参量的炼钢连铸批量计划自组织优化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竞争因子及协同算子的引入,能够有效加快自组织优化的收敛速度,提高求解稳定性,特别是对于较大规模的批量计划问题,自组织优化方法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高质量的批量计划方案。
其他文献
三维数字化技术是智能制造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由于三维光学扫描快速性、非接触性使其在三维测量、逆向工程以及文物保护等方面得以广泛应用。因此如何快速且高精度的重建真
空调系统在为人们营造舒适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能耗问题,如何既满足人们舒适的要求,又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空调系统优化控制即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水系统
感应加热电源已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逆变控制电路是直接影响感应加热电源能否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目前感应加热装置多采用模拟控制电路,模拟电路不可避免的存在调试困难、元件易老化等缺点,感应加热电源的数字控制技术发展尚不成熟。随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发展,人们逐渐致力于发展全数字锁相环,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的全数字锁相环,具有设计灵活、修改方便和易于实现的优点。本文在全数字锁相环的基础上对逆变
本文综合利用数学分析、微分方程以及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并以脉冲微分方程的理论为基础,建立一类具有脉冲效应的Watt型功能性反应捕食者一食饵模型,系统分析了所给系统的各
本文针对交流感应电机磁链观测问题,在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的资助下,借助dSPACE仿真实时系统搭建实验平台,应用神经网络逆系统的方法对感应电机磁链进行观测研究。文章根据感应电机数学模型,分析了按定子磁场定向控制特点,运用电流励磁分量解耦补偿环节,实现了定子磁场定向控制下电机转速与定子磁链间的解耦控制。然后,对比几种常用的定子磁链观测方法,对定子磁链估计算法中存在的纯积分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定子磁链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