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食管癌最高发的国家之一,其中食管鳞癌占比高达90%以上。目前食管鳞癌有多种治疗方法,但以手术治疗为主。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尽管目前治疗手段较以前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受目前的检查设备和方法的限制以及多数患者就医的心态不够积极,患者就诊时常为中晚期,治疗效果较差,五年生存率也较低。临床上常用TNM分期来评估患者预后,但准确度和灵敏度仍然较低,因此寻找相关的肿瘤分子标志物对食管癌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有研究表明,claudins (CLDN)在多种肿瘤上皮细胞中存在异常表达,比如乳腺癌、卵巢癌、胃癌和前列腺癌等,但关于claudins的表达和食管癌的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则比较少,我们旨在通过检测claudin-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和细胞水平的生物学功能变化,来探究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和肿瘤复发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收集并分析113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术后患者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laudin-3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x2检验判断相关性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判断生存差异性、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判定独立预后因素。用病毒转染法沉默KYSE450食管鳞癌细胞系的claudin-3基因,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验转染前后claudin-3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用CCK-8法、transwell法等观测细胞转染前后在生物学功能方面的变化。结果在113例食管鳞癌组织中,36例检测Claudin-3表达阳性,在T1、T2和T3+T4a组中阳性率分别为56.5%(13/23)、29.1%(16/55)和20.0%(7/35)(P=0.012)。在淋巴结转移阴性组及阳性组中Claudin-3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3.1%(22/51)和22.6%(14/62)(P=0.020)。在复发阴性组和阳性组中claudin-3的表达阳性率为42.1%(24/57)和21.4%(12/56)(P=0.018)。肿瘤中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Claudin-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3.1%(22/51)和22.6%(14/62)(P=0.020)。伴有Claudin-3表达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为35.1%,阳性组69.4%(P=0.001)。淋巴结转移(P=0.002)、T分期(P=0.010)及Claudin-3的阴性表达(P=0.049)是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RT-PCR、western blot等确认Claudin-3基因沉默后,检测到食管鳞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较沉默前显著增强。结论在食管鳞癌中Claudin-3的表达下调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Claudin-3表达阴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表达阳性患者。淋巴结转移、T分期及Claudin-3的阴性表达是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Claudin-3的阳性表达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Claudin-3可以作为预测患者肿瘤复发的分子生物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