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销犯罪活动,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近年来,南宁市相关政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南宁市关于治理传销工作的部署要求,连续进行传销犯罪活动的治理工作,各部门加强协助,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但是,南宁市传销人员仍遍布城区多数小区,数量仍在高位,治理方式过于单一,没有形成合力,处罚范围偏窄,传销活动特点也在不断发生分化和演变,网络传销、涉外人员传销不断在其南宁涌现,上述情况说明我市的现行的传销活动治理体制并不是非常有效,严峻的形势说明我们急需对症下药,从源头上治理传销犯罪活动。在本文第一章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内容。在本文的第二章分析传销的概念、传销的危害,传销犯罪的概念、构成要件以及我国关于传销的法律规定,之后本文分析公共治理理论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公共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以及公共治理对于完善传销活动治理体制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第三章从南宁市治理传销活动的基本情况、基本方式、特征、以及相关案例来分析南宁传销犯罪治理的现状,提出当前南宁治理传销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探讨南宁在治理传销活动中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第四章以公共治理理论为基础,从打造传销治理主体多元体系、积极探索多元主体传销活动事前预防机制对传销活动治理体制进行改革。本文以公共治理理论作为对传销活动治理的理论指导,通过分析现行传销治理机制,总结目前南宁市治理传销活动的做法、经验与不足,将社会组织、公民引入到治理传销活动的领域,发挥社会组织、公民的力量,以补充政府部门在治理传销活动过中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