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阔叶红松林主要乔木树种种子及幼苗更新动态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i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种子扩散及幼苗更新对了解种群分布规律和和森林更新机制有重要意义。本文样地于2005年在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 hm2阔叶红松林永久样地中心地带设置299个面积为0.5m2的种子接收器和319个1m×1m的幼苗小样方来进行种子雨和一年生幼苗的更新调查。通过连续五年的调查,对阔叶红松林中主要乔木树种种子雨的组成、大小、林隙对种子雨的影响以及种子雨和幼苗的相关关系、幼苗的萌发、死亡、季节动态、林隙对幼苗的影响和幼苗的存活周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阔叶红松林主要乔木树种种子雨的组成在各年份间基本保持稳定,枫桦是种子雨组成的优势树种。水曲柳、糠椴和红皮云杉在一些年份中结实量很小甚至不结实。蒙古栎种子只在2009年中发现。种子雨的散布有明显的季节波动,除春榆的种子雨掉落高峰是6月份之外,其余树种种子雨掉落的高峰集中在每年的9月到10月。冷杉、水曲柳、青楷槭、花楷槭、五角械、春榆的种子雨与幼苗生长均体现出了显著相关性。水曲柳是幼苗更新的优势树种,青楷槭次之。水曲柳和青楷槭幼苗更新密度最大年份占总更新数量的80%和46.1%。冷杉、水曲柳、青楷槭、花楷槭和五角槭幼苗萌发的数量均有显著年际间差异,而其他树种年际间差异不明显。一年生幼苗季节性规律表现为,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中旬大量新生幼苗开始萌发,每年生长季结束后的冬季到次年春季大量幼苗死亡。林隙对个别树种一年生幼苗的存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红松、水曲柳和青楷槭幼苗林隙和非F林隙下死亡有显著的差异性。一年生幼苗死亡周期集中出现在幼苗出生后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冬季。
其他文献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低廉”的污染物处理技术,在空气净化和有机废水处理等方面展现出了优异的应用前景,是当今环保和能源领域的研究重点。此技术推广和应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该文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促进变性-还原溶菌酶的复性作用.考察了各种因素(添加剂浓度、谷胱甘肽浓度、pH和温度)对复性收率的影响.并运用相关动力学模型,对添加剂辅助溶菌酶复
环己烷氧化新技术应用于环己酮生产领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成为推进化工进展的重要内容.该文在利用间歇式反应研究获得的工艺以及对该工艺机理特点的研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1.以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挖掘法获取土壤根系样品,研究两树种细根生物量、分布特征及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