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其实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焦点。每个国都在关注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科教兴国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特别指出了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学习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1]因此,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就成了当代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在义务教育中融进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好的教学方式。探究性教学模式通常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主动学习、深入探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便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对于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是与学科相关的知识、概念、定义、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与思想感情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有关。“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等等这些都是20世纪以来,在中国教育界极为抢眼的字眼。这些关键词既体现了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对科研的关注,又体现了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关注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逐渐成为教师的必修课。本篇论文笔者是基于弹力知识的普遍性和重要性,采用了文献查阅法和问卷调查法,是以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弹力》为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笔者通过对桂林市某所高中的高二年级2个班进行试验,并开展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对传统版与探究版教学进行比较。通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地位和角色上的比较,发现学生在探究式的课堂中参与度更高,学习主动性更高,气氛更加活跃,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也在探究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了教学相长。通过教学组织形式上的比较,发现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借助轶事记录法,发现探究式教学更有利于教师监督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更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学生成绩比较,说明探究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