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主要运用比较研究法,对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幸福观进行研究。通过二者幸福观的比较,对当代社会主义幸福观的构建以及人们幸福感的获取提供当代启示。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幸福观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形成的时代背景相似,费尔巴哈的幸福观形成于分裂的联邦德国到德国即将开展资产阶级革命的时候;马克思的幸福观则形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的时候到十九世纪后半叶,二者都在德国资产阶级的社会环境下产生。在幸福的前提和现实基础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运用比较研究法,对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幸福观进行研究。通过二者幸福观的比较,对当代社会主义幸福观的构建以及人们幸福感的获取提供当代启示。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幸福观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形成的时代背景相似,费尔巴哈的幸福观形成于分裂的联邦德国到德国即将开展资产阶级革命的时候;马克思的幸福观则形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的时候到十九世纪后半叶,二者都在德国资产阶级的社会环境下产生。在幸福的前提和现实基础上,二者关注当下社会的现实生活的幸福,对宗教神学持批判态度,都认为物质生活的充裕和身体健康是幸福的前提。在幸福的动力和成分上,二者都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将人的需求看作是幸福的动力。尽管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幸福观具有很多共性和交融之处,然而他们二者也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在阶级基础上,马克思以集体主义为本位,费尔巴哈以资本主义为本位。在幸福的主体及逻辑起点上,尽管他们都把主体看作人,但是马克思是把其看作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人,费尔巴哈却把其看作是抽象的人。在思想渊源上,马克思幸福观源于批判西方理性和感性主义、形而上学等传统幸福观和革命实践,费尔巴哈的幸福观主要是对传统感性幸福观的传承,以及对基督教哲学和唯心主义的批判。在幸福的价值取向与实现途径上,马克思将幸福最终目标定位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最高境界是“共产主义”,目标和出发点是个人和集体幸福,费尔巴哈认为达到自我保存是幸福的目标,幸福是人生的目的,生活是思维的目的。至于幸福的实现,马克思坚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注重虚幻性和实际幸福的结合、主观幸福和客观幸福的结合、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结合、相对幸福和绝对幸福的结合、劳动幸福和享受幸福相统一,注重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幸福需要通过奉献社会、消除异化劳动、获取自由时间,在劳动和在真实的集体中去实现幸福;费尔巴哈认为幸福实现途径是意志自由、逃避痛苦、珍惜生命、珍爱生活,合理地利己,建立爱的宗教。马克思和费尔巴哈两者幸福观对我们构建当代幸福观有着深刻的启示:当代幸福观的构建需坚持以人为本,遵循物质和精神相统一,实现个人与社会相统一。
其他文献
结合英语多媒体教学实际情况,探讨符合其课程特点的动态教学资源开发和设计的方法。重点在于搜集资料,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开发适用于多媒体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集知识及
本刊上期在探索研究栏目并列发过两篇不同观点的文章。本期本页又刊发两篇观点相左的短文。同上期一样,我们无意评论谁是谁非,只想借以活跃学术氛围,激发读者思维。本刊有意
随着科技和网络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城市的公共空间不再是以往单一的实体公共空间形态,为了适应这种空间形态的转变,作为城市面貌一部分的街道家具,作为城市居民户外活动媒介的
为方便广大作者随时随地地查询所投稿件的状态。方便读者免费下载本刊已发表的论文,《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微信公众号将于2019年1月份正式开通并上线,编辑部将通过该微
用油酸(0.1ml/kg)及大肠杆菌(6.0×109/kg)分别注入大鼠,2小时后用激素或庆大霉素治疗,第8天取血和肺,分别进行病理学和免疫学检查。光镜下见肺小血管内中性粒细胞浸润、肺间质水肿、灶性肺不张,油酸组还
患儿,女,6岁,因"行走困难,双耳听力下降、皮肤紫癜9小时"入院.平素身体健康,无头颅外伤史,无心肝肾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前曾因感冒,行硫酸庆大霉素针8万u肌注,一次/
便携式可信模块可以将系统的信任基础由计算平台扩展到用户及其应用,并且能够对主板上没有集成可信平台模块的传统计算机的安全增强提供可信基础。本文在分析便携式可信模块
由于内生增长力下降,通过外延式并购支撑业绩增长成为上市公司的唯一途径,而标的资产业绩承诺也随之呈喷发之势。光大证券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5年,上市公司与重组方签订的业
随着港口国检查(PSC)、船旗国检查(FSC)和船级社检验的重点关注,有关通风筒、机舱烟囱百叶窗的关闭装置或防火挡板的检查成为现场检验的必查项目。在日常营运检验中发现,部分
中国是养驴大国.但由于社会的进步和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驴在我国大部分地方的役用地位明显降低,主要驴品种面临着种质资源逐步退化,驴种群数量和质量逐渐降低的严峻形势.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