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存储环境下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方案设计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计算的发展越来越快,它可以提供用户更大范围的数据处理和共享能力,通过存储虚拟化整合不同的存储资源,用户可以通过单一的用户界面访问云中的数据资源,而不会显露底层基础设施的物理细节。用户仅仅通过网络连接电脑或者其他智能终端就可以访问云服务器端存储的数据。云计算是信息技术领域向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与专业化方向发展过程中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被普遍认为是下一个重要的IT产业增长点。但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云计算服务的广泛应用,云计算也暴露出许多数据存储的安全问题,如何保证云服务器上用户存储数据的安全以及用户身份信息不被泄露,这些成为云计算服务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云存储作为云计算中的一种重要的服务方式,用户作为云存储环境中随时可以加入或者离开的参与者,是随时变化的。因而,怎样实现云存储环境下对数据的访问控制,以及对用户拥有属性的方便安全的及时撤销,也是本文研究的研究重点。针对云计算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云服务供应商(Cloud Service Provider,CSP)以及越来越多的用户群等特点,现有方案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数据在云存储中的安全性以及满足对数据跨域访问要求,基于多授权机构的密文策略基于属性加密(C iphertext-Po l icy Attribute-B ased Encryption,CP-ABE)的访问控制方法以及高效的属性撤销方法已成为云安全的研究重点。所以本文围绕的重点是云存储中基于多个属性授权(Attribute Authority,AA)的访问控制方法和高效的属性撤销方法进行研究,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归纳如下:1.针对云存储中多授权机构环境下数据跨域共享的安全问题和访问控制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密文策略的多授权安全访问控制方法。使用多个授权机构,属性私钥的生成与中心认证机构(Central Authority,CA)分离,从而降低了由CA引入的安全风险。密文访问控制结构的定义与密钥组件的产生交由数据所有者(Date Owner,DO)与AA共同完成,有效预防了用户之间、AA与CA之间以及用户和AA之间的合谋攻击,并利用判定双线性Dif fie-Hellman(Decision Bilinear Diffie-Hellman,DBDH)假设理论分析了方案的安全性。2.针对于密文策略基于属性加密的访问控制方案中的属性撤销难问题,给出了一种云存储中基于密文策略的高效属性撤销方案,实现了安全、高效的属性撤销。采用非对称加密的方法实现数据加密,当撤销用户的属性时,授权生成新的属性组版本号密钥,交给云存储服务者再次加密密文,因此减少了数据所有者的计算成本。3.由于本方案不需要更新用户私钥,因而减少了算法运算复杂度。通过相应的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该方法在用户属性发生撤销时数据安全性较高,此外该方法也在降低授权计算开销和网络通信开销方面做了相应的贡献。
其他文献
移动自组网Manet(Mobilead-hocnetworks)是由若干带有无线收发器的移动节点所组成的无基站的自治网络,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商业等各个领域。在商业领域中,诸如电子商务、网
k最近邻居问题(kNN)是空间数据库研究领域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是指在特定空间中寻找离查询点最近的k个目标点,包括几何空间,道路空间等。道路空间中的kNN变种包括连续k最近邻查
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采用各种基于网络的应用系统,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各单位为了不同的业务需求部署了多种网络应用。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中,大
学位
近年来,云计算技术越来越受研究者欢迎。利用云计算技术,无线传感网可以支持从底层到上层应用。无线传感网一旦部署到目标区域,就能够对目标区域进行实时感知,这都得益于网络
学位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的贸易、娱乐、通信和教育等活动也逐渐发展起来并在实际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网络活动的安全性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认证技
随着数码摄影设备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随着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图像、视频等超文本媒体信息不断涌入人们的视野并且持续传播扩散。面对如此大
随着嵌入式系统与网络的日益结合,具备网络通信能力的嵌入式设备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需求。IPv4地址空间的严重不足,已不能满足数目庞大的嵌入式设备,能够支持下一代因特网的嵌
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即可扩展标记语言,是W3C定义的一套语义标记规范。随着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Web上的数据成指数级增长,XML逐渐成为Internet上数据交换和描述
无线传感器网络综合了微电了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以及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先进的技术,其研究已经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重要课题。无线传感器网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