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列车开行模式下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的计算与分析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8次 | 上传用户:xix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国高铁建设之初,高速铁路的列车开行模式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能力是影响列车开行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快速科学地对不同列车开行模式下的通过能力进行定量地计算与分析,对于比选列车开行模式、制定合理的列车开行方案、实现高速铁路网络系统运输组织的整体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从直达与换乘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列车开行模式的特点和优缺点,通过对我国铁路网上换乘节点的选取和等级划分,探讨了高速铁路直达与换乘相结合的列车开行模式设计方法,并以京沪高铁为例,设计了不同换乘比例下的列车开行模式,并考虑客流结构不变的前提下,生成了各模式下的列车开行方案。其次,考虑到换乘因素对旅客服务质量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以换乘接续总时间最小和列车总旅行时间最小为目标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铺画模型,给出了按区段滚动铺画和时段滚动铺画相结合的大规模列车运行图铺画方法;在此基础上,为了更直观地体现不同列车开行模式对通过能力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基于压力测试法的通过能力计算方法。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用于计算和分析不同列车开行模式通过能力的“列车开行模式设计辅助决策系统”,并以京沪高铁为例,对不同换乘比例的列车开行模式下的通过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出了组织一定比例长途列车的换乘可以有效增加换乘站两边区段发车能力的结论。
其他文献
老城区是城市交通最为复杂的区域,是国内外交通研究持续关注的热点,也是具体规划实践中的难点。近年来,越来越多城市在老城区更新改造中提出低碳生态、公交优先、以人为本等理念
学位
钙钛矿材料由于其具有吸收效率高、缺陷态密度低、载流子迁移率高、直接带隙可调等诸多优点,在光电材料领域中备受关注,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的应用中颇具潜力。同时,制备工
本文基于位相测量轮廓术(PMP)和傅里叶变换轮廓术(FTP)的理论,主要研究一种利用光纤变频投影提取物体轮廓的新方法。它是一种通过改变光纤出射端间距来改变干涉条纹的空间频率
智能车辆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准确了解车道信息是获得车辆相对车道位置和方向、控制车辆行驶方向的前提条件。因此,基于视觉的智能车辆道路识别技术研究,是实现
随着改革开放继续深入,我国的经济继续保持着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带来了对能源和交通的旺盛需求,也给长江干线水运生产带来了充足的货源,长江黄金水道日益显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发
电磁兼容是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包括信息、电工、电子、通讯、材料、结构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和频谱资源条件下各种电气、电子设备或系统在同一电磁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