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很多学者将关联理论运用到文化缺省的翻译中去,但是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之前的研究大部分讨论关联理论对文化缺省或者翻译的解释力,或者讨论文化缺省对目标与读者通顺地理解原文的障碍性;有的仅从关联理论角度研究翻译策略或单纯研究翻译中的文化缺省问题,少部分人将翻译、文化缺省和关联理论三者统一结合起来研究。再者,之前的关于文化缺省的论文大多局限于分析某篇文章中的例句或者某几篇文章的某个词性的单词,而不是从一个更广义的角度上去提出全面的翻译策略。因此,本篇文章中将从关联理论角度提出不同的翻译策略以重构文化缺省从而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享受与原文读者同样的美感和语境效果。本文第一章介绍了关联理论的几个重要观点以及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改进后的推理模式,并分析了基于关联理论的翻译过程。第二章主要讨论了文化缺省的交际价值及关联理论为文化缺省的重构所提供的理论框架。文化缺省是交际中常见的现象,对此关联理论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文化缺省所省略的内容通常不在语篇内,它是通过激活接受者长期记忆中具体的文化图式来建立连贯关系的。由于原作者和译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不同,文化缺省往往会给译语读者带来理解困难或产生误解,这些误解可以通过关联理论进行补偿,并对文化缺省的内容进行重构。第三章根据关联原则提出了文化缺省的翻译重构方法,并列出了译文可能产生的语境效果以及译者可能采取的翻译策略。通过例证,作者指出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只有与最佳关联原则相一致才是有效的。同时,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应根据具体的翻译目的以及特定的语境而变化。文章最后指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由于文化缺省是交际中有关认知的问题,作者认为以认知和交际为核心的关联理论对文化缺省及其翻译重构提供了一定的解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