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的日益增长,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冠脉支架植入技术是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法,传统冠脉支架材料多为金属。金属支架在治疗阶段时会长期存留在人体内,从而导致多种并发症如血栓及炎症等,因此国内外将研究方向转向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冠脉支架,可降解材料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被人体吸收,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相较于传统金属支架,生物可降解支架的缺点主要体现在显影性能与径向支撑性能方面。受支架尺寸限制,本文设计了一套微尺度下的显影点装配与抗挤压性能测试系统,并对支架进行了显影点自动装配测试与局部径向力学性能测试工作,取得了如下成果:(1)完成对生物可降解支架装配与测试系统的硬件机械结构设计工作。根据生物可降解支架与贵金属显影点装配要求分析,提出了整体微尺度下的显影点装配系统的设计方案。根据人工装配经验提出了自动化装配流程,并对其中关键装配步骤进行理论分析,对系统整体装配精度提出要求,并设计了整体机械结构。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抗挤压性能测试方法,并提出了一种针对支架扩张时贴壁性与径向支撑力的局部载荷测试方法。根据实验室目前已有支架与管材,在微尺度下的装配平台基础上实现拓展,搭建了抗挤压测试模块,并对关键结构进行设计分析。(2)完成装配与测试系统的电气结构的搭建工作。选用基于工控机的运动控制卡与工业相机的控制方案,对电动平移台、相机与远心镜头、压力传感器、真空泵、电磁阀等元件进行了校核与介绍。在LabVIEW编程环境下,将整体软件架构分为运动控制、机器视觉、气路控制三大模块,设计了人机交互界面,最终确定了自动标定、装配流程及抗挤压测试过程。(3)基于上述已搭建完成的设备,对装配平台进行实验研究。首先对微尺度下的末端执行器与待吸附零件受力情况进行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确定最终吸附与释放方案。对系统精度包括相机标定精度、平台运动精度、末端执行器标定精度及图像处理精度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装配系统精度较高满足设计要求。对自动标定与自动装配流程进行实验测试,从装配效率与装配效果角度对本文所设计的微装配系统进行评估,实验证明设备功能实现较好。(4)基于上述抗挤压测试平台对支架与管材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证明该设备一致性较好。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对该测试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对比,在误差范围内,进一步证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并对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