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阐述了我国煤炭矿区的主要环境问题,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其成因,指出要解决煤炭矿区严重的环境问题,就必须在矿区树立牢固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观。本文构建了以煤炭矿区可持续协调发展和矿区环境管理创新为理论基础,以系统协调综合评价为主要方法的研究框架。在界定可持续协调发展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区可持续协调发展内涵和目标要求的探讨,揭示了矿区整体系统发展演化机理和协调发展规律,为矿区环境管理的创新奠定了必要的研究基础。将系统分析和系统协调评价的原理与方法,引入到矿区协调发展的研究中。根据区域系统协调分析与评价的一般思路,建立了包括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4个子系统在内的矿区协调发展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矿区可持续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定义了矿区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的基本内涵与评价模型,确定矿区系统协调发展度阈值,将矿区系统协调分为协调和不协调状态,共10个等级的协调程度,定量描述矿区系统协调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矿区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矿区宏观整体战略协调和微观环境管理两个层面,具体探讨实现矿区环境管理创新的战略发展模式及其管理创新途径。在宏观战略发展层面上,提出在矿区系统本身及其子系统间建立新的、更高层次上的协调机制,从系统整体协调发展的高度,对战略因素或重要因素进行协调与控制;在微观环境管理层面上,探讨建立独特的、符合矿区环境发展规律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运用循环经济原理,提出了构筑生态型矿区管理模式和加强矿区全过程管理的全方位、立体化策略和具体做法;本文深入探讨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在矿区环境管理中的创新运用与发展,就矿区环境管理实践中如何突出管理特色,强化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率等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创新思路和具体措施,强调政策法律、经济、技术等各种环境管理手段的创新发展和综合运用,并对各种管理手段在矿区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本文选取兖州矿区进行实证分析,在调查研究和计算具体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符合矿区可持续协调发展要求的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系统协调评价模型,对矿区各子系统间相互协调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兖州矿区可持续协调发展状况的评价结论。在此基础上,指出矿区实施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发展方向,并在实施层面上提出矿区环境管理创新的主要实现途径。实证矿区的研究对掌握和调控矿区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继而把握矿区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方向,以及今后有目的、有重点地采取环境管理措施提供了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