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2008年上海市城镇地区成人牙本质敏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上海市城镇地区成人牙本质敏感的现状,包括检出率、男女比例、好发年龄组、诱发因素和持续时间等;同时观察牙本质敏感在敏感人群中牙位分布情况,探讨相关问题;为牙本质敏感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这两种方法对随机抽取的1320名上海市城镇地区成人进行牙本质敏感流行病学调查。问卷调查包括抽样对象的一般情况和牙本质敏感的相关问题;临床检查主要检查敏感牙数、牙位及敏感程度。采用EXCEL和SPS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上海市城镇地区成人牙本质敏感在受检人群中的检出率为32.58%,男女比例为1:1.49,女性略高于男性,经统计学检验X2=24.3,P≤0.01,有统计学差异;40~49岁年龄组敏感人数最多,共115人;其中敏感人群主要集中在高中学历及以下者,占68%;敏感人群就诊率为46.51%。牙本质敏感的主要诱因是冷刺激,占47%,其次为酸刺激,占20%;其持续时间主要为1.1~4.9年,占38%;其次为5年以上,占28%;敏感人群中105人有吸烟史,经统计学检验,两者没有相关性。敏感人群牙本质敏感牙数为1618颗,其中敏感程度为1的牙数为1555颗,2的牙数62颗,3的牙数1颗;平均3.76颗,好发于前磨牙,其次为第一磨牙;牙本质敏感好发牙面以牙颈部为主,占93.8%;咬合面占5.7%;其他部位占0.6%。
结论:上海市城镇地区成人牙本质敏感受检人群检出率与其他国家相比处于中等水平,人群对刺激产生的疼痛程度集中表现为略有不适,轻微疼痛,且缺乏牙本质敏感的知识,因而就诊治疗率不高。牙龈退缩是引起牙颈部牙本质敏感的主要原因,其与个人生活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关系密切,故应加强普及牙本质敏感的预防措施、基本症状和应对措施;同时应建立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检查方法,利于进一步开展相关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