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前期实验研究发现,通过相应的激动剂、抑制剂调节TRPV6蛋白及mRNA的表达,可以使结肠癌SW480细胞内Ca2+水平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影响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其凋亡。我们通过观察沉默TRPV6基因后对结肠癌SW480细胞内Ca2+浓度变化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TRPV6对SD大鼠结肠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希望能够进一步探索TRPV6在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机制及作用,为结肠癌的预防及治疗寻找新的机制及治疗靶点。 方法:(1)TRPV6 基因沉默对结肠癌 SW480 细胞内钙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利用上海吉凯公司设计 TRPV6 干扰序列,片段合成后构建慢病毒 RNA 干扰( RNA interference,RNAi)表达载体,随后将其包装成成熟慢病毒颗粒去感染结肠癌 SW480细胞,经嘌呤霉素抗性选择培养后,建立稳定表达TRPV6-RNAi的SW480细胞株,通过免疫组化法、Western-Bolt、PCR技术验证其转染成功并有效抑制TRPV6蛋白及mRNA的表达,并用细胞增殖实验(MTT比色法)、细胞划痕及细胞凋亡实验观察TRPV6基因沉默后对结肠癌SW480细胞内Ca2+的浓度变化和对其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2)TRPV6对SD大鼠结肠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选用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5组,其中干预组每组10只(分别为DMH+1,25(OH)2D3组、DMH+CaCl2组、DMH+CuCl2组),DMH组15只,对照组10只。DMH+1,25(OH)2D3组每周予以DMH(20mg/kg)腹腔注射,同时予以1,25(OH)2D3 37.5nmol/kg灌胃,隔日一次;DMH+CaCl2组每周予以DMH(20mg/kg)腹腔注射,同时予以CaCl2 37.5mmol/kg 灌胃,隔日一次;DMH+CuCl2组予以DMH(20mg/kg)每周一次腹腔注射,同时予以CuCl2 375umol/kg灌胃,隔日一次;DMH组每周仅予以DMH(20mg/kg)腹腔注射,并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每周一次,同时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分别在第18周、20周及22周处死一批老鼠。通过HE染色了解模型构建情况,Western-Blot印迹方法检测各组大肠中TRPV6蛋白的表达。 结果:(1)TRPV6-RNAi组能够下调结肠癌SW480细胞内Ca2+浓度,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RPV6-RNAi组能够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迁移并诱导其凋亡,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大鼠大肠均未见肿瘤发生,实验组及干预组存活的37只大鼠中有25只大鼠成功诱发大肠肿瘤,成瘤率为67.6%,其中DMH+1,25(OH)2D3组的成瘤率为100%, DMH组的成瘤率为84.62%,DMH+CaCl2组的成瘤率为50%,DMH+CuCl2组的成瘤率为33.33%。(4)通过Western Blot印迹方法检测TRPV6蛋白在各组中均有表达, DMH组、DMH+1,25(OH)2D3组、DMH+CaCl2组、DMH+CuCl2组TRPV6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H组TRPV6蛋白的表达高于DMH+CaCl2组、DMH+CuCl2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DMH+CaCl2组与 DMH+CuCl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H 组+1,25(OH)2D3组TRPV6蛋白的表达高于DMH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TRPV6-RNAi转染结肠癌SW480细胞后,使结肠癌SW480细胞内Ca2+浓度降低,并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迁移及诱导其凋亡。(2)1,25(OH)2D3可以使实验鼠结肠组织TRPV6蛋白表达增加,并促进结肠肿瘤的形成。(3)CaCl2、CuCl2可以使实验鼠结肠组织TRPV6蛋白表达降低,并抑制结肠肿瘤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