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子耐储藏的分子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WHD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储藏水稻种子的条件多为低温和缺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材料,这是不经济的。现实证明在现有储藏技术条件下,结合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从水稻自身的遗传特性出发研究种子的耐储藏性极其必要。本研究以较耐储藏品种云恢290为对照,利用生化和蛋白质组学方法,比较生产上常用籼型恢复系材料的耐储藏特性,初步得到如下结果:(1)本研究以目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籼型骨干恢复系,包括航1号,航2号,明恢86,明恢63,多系1号,IR24,R527等为实验材料,以较耐储藏的品种云恢290作为对照,含水量和
其他文献
糖多孢红霉菌(Saccharopolysporaerythraea)是一类能形成菌丝体的放线菌,它被用于红霉素A的工业化生产。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受到复杂调控网
本文在系统分析各类脱砷剂的性能特点、使用现状及本公司目前丙烯原料砷含量存在情况的基础上,初步选定在该厂装置上使用RAS998脱砷剂,同时确定了相应的脱砷工艺技术方案.通
以高比表面积的中孔分子筛MCM-41作载体担载Ni-Mo和Co-Mo双金属活性组分制备了用于柴油深度加氢脱硫的催化剂,用XRD、TPR和UV-Vis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用活性最低的稠环含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