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系统最优模型的地铁站疏散路径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easy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而地铁站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影响着整个地铁运输的效率。由于大量行人涌入地铁站以及轨道线路交错复杂,造成许多安全问题:一方面地铁站负荷增大,造成安全事故频发;另一方面,社会不安全因素增多,造成突发事件频发。因此为减少疏散过程中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制定一个合理、高效的应急疏散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地铁站疏散系统最优为目标,构建地铁站拓扑网络,提出研究模型,获取网络参数并带入模型求解地铁站行人疏散。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论文分析了地铁站行人疏散环境对和行为,阐述了行人路径选择影响因素及其形成过程,并对疏散时间标准和分类进行相关分析。然后,以拓扑学和图论为依据描述了地铁站拓扑网络构建方法,对站中设施的网络特征进行分析并将其网络化,采用原始法构建大雁塔站路径拓扑网络,分析路径决策过程,重点研究了地铁站动态疏散路径决策过程。再次,综合多种模型选取动态系统最优(DSO)模型作为研究模型,分别提出基于传统和双排队动态系统最优模型的地铁站疏散研究模型,并进行离散化,对比分析两者的特性和适用条件。最后,以大雁塔站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双排队动态系统最优模型的地铁站疏散研究模型,通过构建地铁站疏散路径拓扑网络、划分疏散区域、疏散需求估计、网络特征参数计算等四个阶段,分别求解拥挤疏散与自由流疏散模型,对比分析两者计算结果。
其他文献
移动机器人是机器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一个完整的移动机器人系统通常由移动机构、感知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部分组成。本论文围绕移动机器人与运动控制系统,对非结构环境下轮式移
沥青混合料的水损坏现象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许多国家沥青路面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针对老挝沥青路面水损坏问题,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详细地分析了沥青路面水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是对危及铁路行车安全的自然灾害(强风、暴雨、大雪、地震)、突发事故(异物侵限)等进行实时监测,实现监测信息分布式获取、集中管理、综合分析与运用,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