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一物理课堂的教学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g3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教育,然而在传统教学思想和升学压力的影响下,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仍然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学校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尝试将“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引入到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学习问题背后的物理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物理学习效率。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将“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应用在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中。首先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基于问题的学习”相关的理论与研究现状;其次根据当前高一物理课堂中应用问题教学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重点,即探索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一物理课堂的教学模式;建立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一物理课堂的教学评价体系;探究基于问题的学习对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影响。通过研究,旨在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寻找出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中基于问题的学习与传统教学的最佳结合方式,为今后高中物理教师采用这一教学模式提供具体的指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分发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调查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结论。从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可知当前高一学生物理问题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无法构建有效问题系统,解决问题能力差,小组讨论表面化形式化,课堂效率不高等。从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可知当前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能有效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难以兼顾创新思维的培养,填鸭式教学为主体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等。针对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从教学准备、课堂实施、课后反思三方面给出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优化策略。在优化策略的基础上建构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一物理课堂教学的模式,并对各个环节进行具体阐述。建构了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一物理课堂的教学模式后,将高一物理课堂教学课型分为概念课、规律课、实验课、复习课这4种常见课型,分析四种课型的不同特点以及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特点,将构建的模式分别应用在四种课型中,再进行不断总结和反思,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一物理课堂的实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研究可见基于问题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有较大的作用。
其他文献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小学教师既是小学生知识的启迪者,也是言行举止的指导者。教师对工作的满意状况会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因此教师工作满意度成为许多研究者关注的话题。本文旨在了解当前小学校园氛围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现状,探讨校园氛围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以及探讨从校园氛围的角度来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为学校管理者和教育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针对小学校园氛围与教师
风险导向审计是现代审计领域主要采用的审计模式。基于风险导向进行的审计,审计师需要更加关注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均会影响到审计师的审计决策,包括审计费用、审计资源的投入、发表的审计意见等。而成本粘性现象作为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内外部风险的综合性指标。那么,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过程中,企业所存在的成本粘性是否会影响审计师的审计决策呢?值得
在2020年12月14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王登峰司长讲到,“十三五”期间,教学改革方面进一步加深,强调更多的体育相关项目将会进入到“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的改革模式中,让每一个学生在体育课学习过程中,要学会一到两项体育技能。上海市一直积极推动着高中体育专项化的不断发展,自2018全市推行以来,在收到良好效果的同时,也暴露出需要反思并改进的地方。专项化的实行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满足学生
学位
目前学生的学习成果取决于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合力作用的思想已经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可,因而想让学生取得学业上的成功,教师在教育中就要把重视非智力因素放到和智力因素一样重要的位置上。然而非智力因素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产生影响?非智力因素的内涵如此丰富,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如何确定学生所需培养的非智力因素,最大程度上发挥非智力因素对其物理学业学习的有益影响?这些问题仍然值
小学体育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做好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可以为增强我国体育实力做奠基。随着社会发展,上海市对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小学体育课程兴趣化”是上海市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这对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学校体育教学的物质环境。体育教学器材是学校体育物质环境的重要组
学位
数学中的分类是按照数学对象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分类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广泛存在着,也一直以来都广受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目前,关于数学分类思想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多,已有研究多为教学层面渗透分类思想方法的论述,但专门针对学生的掌握现状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基于此,本研究将着重通过对学生分类思想方法掌握现状的调查,探讨其在掌握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小学
近年来,由于校园事故频发,学校体育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应该加强对学校体育安全的管理。上海市教委颁布的《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中指出小学体育课程在原来每周3节的基础上再增加1节体育课,另外由于小学生普遍处于6-12岁之间,比较活泼、好动,兴趣比较广泛但不持久,注意力也容易转移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这些培养目标无不体现了高中教育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性的呼唤。尽管近年来也涌现出了不少关于提高学生课堂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然而所提出的策略却多是理念性的策略,对一线教师的实践指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目前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在京津冀三个地区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探究该区域大气污染源头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关于空气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气污染影响因素的探索以及对未来空气质量的预测方面,很少有学者从工业污染源的角度入手,深入地探究各类重工业工厂对当地空气质量的影响并通过建模对影响程度进行量化.本文采用非线性强度Poisson回归模型,对京津冀地区不同类型的工业污染源对当地空气质量影响
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寓言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阶段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以及寓言本身具有的独特性,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设计。发现教学法这一概念起初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并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中小学教学中。发现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设计中,可以使学生主动发现寓言所蕴含的寓意,从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因此,基于发现教学法的小学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