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对50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描述2008年上半年本院肿瘤科入院患者的基本情况,并试图发现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疾病组成特点,KPS分布特点,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并对HGB、中性粒细胞计数、PLT计数3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其分别与KPS评分、诊断、证型3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以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象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的方法选择了自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住院病例,共500例,以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用SPSS软件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疾病诊断分布、KPS评分分布、中医证型分布进行单因素分析。用秩相关方法对HGB、中性粒细胞计数、PLT计数分别与诊断、KPS评分、证型3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从中找出规律。结果:1本次入院病例中肺癌269例(53.8%),肠癌61例(12.2%),胃癌33例(6.6%)占疾病分布的前三位。297.6%的中晚期患者一般状况较好,能够耐受抗肿瘤治疗。但对于29.8%的50≤KPS<80患者在给予抗肿瘤治疗时应当谨慎考虑药物和剂量。3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证型分布复杂,复合证型多,其中以气虚为主的复合证型多见,多为气虚血瘀证型,虚实兼夹。4贫血的发生与疾病诊断有关。KPS与贫血呈负相关,KPS评分越低,贫血越严重。气虚证、血瘀证与贫血成正相关,阴虚证与贫血呈负相关。5 KPS评分与中性粒细胞升高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呈负相关。痰热证与中性粒细胞升高成正相关。6本次的研究未发现血小板数量异常增多与诊断、KPS、各中医证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病例选择的局限性有关。结论:1中晚期恶性肿瘤的证候分布以两个单证组成的复证多见,以气虚、血瘀、痰湿相兼多见。本临床研究中的500份病例多以气虚为主,兼夹他证。其气虚血瘀证、气虚痰湿证及痰湿血瘀证最多。2贫血为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与KPS评分呈负相关。气虚证、血瘀证与贫血成正相关,阴虚证与贫血成负相关。3 KPS评分低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中性粒细胞增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