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炭疽叶枯病(Glomerella leaf spot,GLS)是金冠系苹果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也是我国苹果上的一种新病害。果生刺盘孢(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是引起我国苹果炭疽叶枯病的主要致病菌。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果生刺盘孢种内存在有两种致病类型:侵染苹果叶片的叶枯致病型和不侵染苹果叶片的苦腐致病型。组学分析发现叶枯致病型菌株含有一个与次级代谢物合成相关、且在叶枯致病类型中高表达的特异基因簇GLS-PGC1,推测该致病因子可能通过水平转移获得。由小染色体介导的基因水平转移是形成新致病类型的重要机制,本研究拟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及southern杂交等分析苹果炭疽叶枯致病相关基因簇与小染色体的关联性。取得以下研究结果: 1.比较了来自苹果、辣椒、猕猴桃、油桃、李子、番茄、艾胶算盘子、西番莲和杜鹃等多种寄主的果生刺盘孢菌株对苹果叶片的致病性,结果表明1104-7、PGYLP03等分离自苹果叶片的菌株均能侵染叶片产生叶枯症状,而LJMX19、LC0146等分离自非苹果叶片的菌株均不能侵染叶片。证实果生刺盘孢种内存在叶枯致病型和叶枯非致病型的致病型分化。 2.利用芽管破裂制片技术、DAPI染色及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果生刺盘孢叶枯致病型菌株1104-7的染色体数目大于10条,包括两条长度较短的染色体,分别为0.37m和0.38m。 3.建立了果生刺盘孢核型分析体系。染色体核型的脉冲场凝胶电泳最佳条件为:STC溶解Seakem Glod包埋过夜处理的分生孢子,依次经过NDS-SE裂解(包埋分生孢子和裂解分生孢子时加入蛋白酶K);Seakem Glod凝胶浓度0.7%,电泳液0.5×TBE,第一循环电压4.8V/cm,脉冲时间60-60s,场角120°,时间2h,电泳液温度14℃,第二循环电压6V/cm,脉冲时间60-20s,场角120°,电泳时间32h,电泳液温度14℃。利用该技术对果生刺盘孢不同寄主来源菌株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供试菌株中均含有小染色体,菌株间小染色体数目和大小存在明显差异,所有菌株均含有约1.1Mb的小染色体,其它小染色体在菌株间存在较大差异。 4.利用PCR检测GLS-PGC1基因簇中的SAL(Salicylate synthase like protein)、Glu(Glucose oxidase)、Novel(Novel protein)等基因,发现果生刺盘孢叶枯致病菌株均含有这些基因。以SAL基因为探针的southern杂交发现只有叶枯致病型菌株出现杂交带,杂交带在1.1Mb的小染色体、2.2Mb的染色体和胶孔DNA堆积带上均出现,显示SAL基因不仅定位于小染色体上,也定位于其他染色体上。表明小染色体与果生刺盘孢叶枯致病型分化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