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稼酸锶掺杂系列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7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3GaO4F∶Eu3+,Sr3GaO4F∶Tb3+荧光体,通过XRD、PLE及PL等测试手段对产物晶型进行表征并研究掺杂离子浓度、反应温度、保温时间及共掺杂敏化离子对发光性能影响并探讨变化机理,得到以下结论。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荧光体Sr3GaO4F∶Eu3+,并对产物晶型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1080℃,Eu3+掺杂浓度达到0.2时,主发射峰618nm处源于Eu3+5D0→7F2的跃迁发射峰强度最佳。此外研究了电荷补偿对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证明当nNa+∶mEu3+=1∶1时,且n=m=0.1时,发光增强效应最佳。同时讨论了Bi3+共掺对粉体红光发射的增强效应,得到发光性能最佳的分子式Sr2.74GaO4F∶0.06Eu3+,0.2Bi3+。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荧光体Sr3GaO4F∶Tb3+,通过对其激发及发射谱图的研究,发现激发谱呈现两部分激发峰,一部分位于250-300nm之间,源于Tb3+4f-5d跃迁;另外450-600nm处的峰是由于Tb3+的f-f能级组的跃迁产生,强度很弱。当反应温度在1000℃,Tb3+掺杂浓度为0.08时,其主峰546nm处的发光强度最佳。另外进一步研究了Ce3+/Tb3+共掺对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激发以及发射谱的研究发现对于任意浓度的Tb3+,Ce3+引入都会使546nm处Tb3+特征发射峰强度增加,随着Tb3+掺杂浓度提高,Ce3+的特征发射减弱,Tb3+特征发射增强,证明存在Ce3+→Tb3+能量传递现象。而当低浓度Tb3+掺杂时增强效果尤为明显。最佳分子式Sr2.88GaO4F∶0.08Ce3+,0.06Tb3+。
其他文献
本课题采用具有不同羟基数的天然多元糖醇(乙二醇、甘油、赤藻糖醇及木糖醇)为引发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丙交酯为单体采用开环聚合的方法制备以多元糖醇为核的多臂聚乳酸(2臂-5臂)。反应得到的多臂聚乳酸的结构通过核磁共振能谱仪进行了表征。核磁表征的结果证明多元糖醇引发剂中每个羟基都参与了引发聚合的反应。由于多元糖醇引发剂中每个羟基都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所以多臂聚乳酸中每个臂的长度基本相同。由此也可以说明
<正>"全媒体"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多媒体),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业务融合),
1  从复旦毕业到纽约读研的第一年,为了省钱,我与朋友合租在史泰登岛上。这座小岛位于纽约下辖的海港之上,从远离纽约市中心的自由女神像向南,还要30分钟的船程,可以说是纽约最遥远的郊外,是个人烟稀少,连纽约本地人都没太听说过的地方。  每每向人介绍时,我总得打开谷歌地图给他们展示“我的小岛”究竟在哪儿,跟他们证明我真的住在纽约市。虽然住得远一点儿,可我绝对算是真真正正的“纽约客”。  我读研的纽约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