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围绕着纳米银粒子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两种不同的纳米银粒子制备方法:高分子保护液相化学还原法和凝胶网格还原法。在制备过程中,对反应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分散剂加入方式和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AgNO3和还原剂浓度等因素影响产物的粒径、形貌和产率;分散剂能有效的控制生成银粒子的形状和粒径分布。利用XRD、TEM、S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结构、晶粒尺寸、颗粒形貌等微结构分析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所制样品均为立方晶型。不同方法制备出的样品的形状不同,使用高分子保护液相化学还原法在A还原体系中制备出的样品为不规则六边形,粒径大小约为80nm;在B还原体系中制备出的样品为球形、三角形、去角的三角形和六边形,粒径大小约为35nm;使用凝胶网格还原法制备出的样品为球形,粒径大小约为10nm。通过对样品制备过程的FTIR测试,初步探讨了PVP(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凝胶网格的控制机理。
对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最强吸收峰位于415nm左右,随银粒子粒径的减小吸收峰的强度逐渐增强,并且最大吸收峰的位置发生蓝移;粒径分布对其吸收峰的半峰宽有影响,粒径分布窄则吸收峰具有较小的半峰宽。样品荧光发光光谱中最强的发射峰位于470nm左右,当颗粒粒径较大时发射峰的强度随粒径的减小逐渐增强,当颗粒粒径较小时发射峰的强度随粒径的减小逐渐变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