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研究——基于主板中小板比较的视角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经营问题是近年来国家关注的焦点。中国证监会于2004年5月17日同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内建立中小企业板块,目的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便于满足中小企业资金注入的需求,缓解中小企业经营方面的困境。资本结构是企业能否获得价值最大化的一个重要衡量因素,其合理性与否会给企业带来正向效益或负面冲击。而面对已经成立六年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与主板市场上市公司相比,资本结构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究竟有何差别便成为全文需要研究的重点。   本文选取了目前我国能够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带动众多传统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电子信息业做为研究对象,并以2007-2009年三年时间段所获得的截面数据为样本,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SPSS统计软件对资本结构对企业经营业绩二者之间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短期负债比率无论是在主板市场还是在中小板市场,与公司业绩都呈负的线性相关关系;在主板市场上,电子信息业公司资产负债率与经营绩效呈倒“U”型关系;在中小板市场,公司业绩与其资产负债率呈负向的线性相关关系;除2008年外,其余公司的长期负债率与业绩呈正的线性相关关系,而在中小板市场电子信息公司其长期负债比率与公司绩效在2009年呈负的线性相关关系。以上结果说明了中小板电子信息上市公司与主板相比,负债融资存在极大的差异。中小企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债权结构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均为负面的,也就意味着负债融资对中小企业板来说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根据实证研究的分析结果,提出了针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优化其资本结构的对策建议: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并扩大融资规模:增强自身素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其他文献
在十一五规划实施结束之际,我国循环经济取得了一定成就,出台了不少相关政策与法规。在文章中笔者分析了美国、德国、日本和丹麦等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和先进理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频繁发生的倒闭等危机事件为全世界银行业敲响了警钟,如何建立和健全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内部控制体系成为每一家商业银行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我国农村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与经济发展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制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这种关系表现为,经济发展是制度起源、变迁和创新的初始原因,而制度安排则又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