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下的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效应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zl521fnn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及其有效性问题一直以来是世界各国货币当局和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改革方案,对货币政策调控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也不可避免地复杂化。因此,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对信贷渠道开展更具系统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效力,为供给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实现中长期内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和谋求区域平衡发展的战略目标。从中国经济发展和货币操作历程来看,银行主导型的金融机构特征决定了信贷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基础性地位。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在各个历史时期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目前经济发展形势来看,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面临的内外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实施多年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了新的调控诉求。面对经济放缓,中国传统的宏观调控主要在需求侧,但长期过度使用带来了生产要素的错配、投资回报递减、产能过剩等副作用。因此,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是实现供需结构再平衡的内在要求。近年来,为了配合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推进,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探索经济新常态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操作新机制,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但是,当前的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还存在不少问题,信贷资金与实体经济发生背离,未能发挥货币政策在供给侧改革中的调控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供给侧改革的成效取决于货币政策是否能提供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金融环境。因此,探讨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对于解决目前国内供求结构性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当前我国供给侧改革背景,本文试图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及其结构效应进行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本文共有7个部分构成,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阐述本文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梳理和评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同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及不足。第一章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及其效应的理论分析,系统梳理并总结了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和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理论,并从传导环节、金融市场发展和传导主体行为三个方面剖析了信贷渠道传导效应的影响因素,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具体而言,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入手,重点梳理了基于信息不对称和金融摩擦等信贷传导渠道理论,为第三章探讨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有效性提供理论分析框架;从货币政策的结构效应入手,剖析了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金融加速器理论和最优货币区理论,为后文探究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调整中的有效性分析提供研究框架。第二章为供给侧改革及其对信贷渠道的影响。回顾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历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产业结构效应和区域效应以及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并总结了每一历史阶段货币政策操作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机理。同时,回顾了我国经济发展历程,阐述了我国政府当局提出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和意义,结合我国经济新常态特征和供给侧改革目标,进一步剖析供给侧改革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影响,并描述了供给侧改革下信贷渠道的调整。第三章对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从宏观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产生的新变化,重点描述了中国近几年采用较多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实施效果。利用1998-2017年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数据,采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月同比增长率(CR)作为信贷渠道的代理变量,以广义货币量(M2)作为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建立了VAR模型并进一步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两个阶段分析货币与信贷、信贷与产出以及通胀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对信贷渠道第一阶段货币政策至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货币供给)的效果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从信贷渠道第二阶段金融机构至GDP/CPI(商业银行到实体经济产出)传导检验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有效性。第四章对信贷渠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的产能过剩行业和非产能过剩行业的角度入手,利用产能过剩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产能过剩的动因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结构,发现中国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失衡、市场失灵以及政府失灵。然后,基于2001-2017年2663家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层面数据,以金融机构贷款余额(CR)来反映我国信贷传导渠道,依次使用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比例、金融负债比例、信贷资源配置考察企业融资结构,构建固定效应的面板回归模型,探究我国信贷渠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有效性。进一步聚焦于产能过剩行业,实证检验了信贷渠道对此行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产能过剩行业中企业的杠杆率和金融负债率,即信贷渠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有效的降低了产能过剩行业的杠杆率,但在信贷宽松年份产能过剩行业的银行贷款还是会有增加。第五章对信贷渠道在区域经济调整中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区域性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各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将我国划分成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四大经济区域;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主要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经济开放度、产业多样化、金融一体化等方面来分析各区域差异性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来检验信贷渠道在传导过程中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即货币政策传导实施效果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从而考察信贷渠道在区域经济调整中的有效性。检验信贷渠道是否存在区域效应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面板模型固定效应分析,作为空间计量模型回归比较的基准。其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分析,包括空间杜宾模型(SDM)、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再次,分区域进行空间面板回归分析,检验我国四大经济区域信贷传导渠道的区域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信贷渠道在全国范围和各经济区域内的空间效应是存在的,但是在四大经济区域内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略有不同,主要依赖于各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资源禀赋状况。最后一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在对全文研究结论进行梳理概括的基础上,提炼出本文的核心观点;对供给侧改革下未来我国货币政策执行和金融改革发展进行了相应的几点思考;就差别化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病是南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的怀孕羊流产为主的传染病,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物,临床上以发热、流产、死产和产弱羔为主要临床特征。目前在马蹄乡呈地方流行性,流产率达到30~40%.给牧民
精神分析中的攻击性行为表现为:自残自虐倾向的攻击行为,表象或意愿上的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象征性的攻击行为以及犯罪性攻击行为等。究其原因,攻击性首先和自恋有关,第二和欲望有
为加强毛竹生产经营与管理,就大别山区毛竹天然混交林的生态条件、生长情况、结构状况、效益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混交林结构合理,可提高林地生产力,提高毛竹产量和质量。
期刊
目的:调查分析治疗老年人高血压常用药品说明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保障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通过药店、诊所以及药品网站渠道收集治疗老年人高
在现今实际的挑流工程中,既要保证挑流消能的局部冲刷不会影响坝身安全和岸坡稳定,同时又要求更经济的造价。为了在安全与经济之间取得平衡,综合考虑洪峰流量和洪水过程的不
目的探讨小儿恙虫病临床特征并对本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海南省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的35例恙虫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患儿均有发热,
本文从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资本结构的风险报酬特性、以及影响资本结构的诸多因素,对资本结构的优化途径作了探讨;在介绍了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与
吉林省虽属少灾害地区,但也出现过大震、大水、大旱、大严寒和酷热等灾害。近年来许多自然科学工作者对某些自然灾害做过许多方面的论述,研究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时,
在目前全球氮沉降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研究农田土壤呼吸对氮沉降的响应有助于理解未来生态系统碳循环对全球变暖的潜在影响。为探讨不同施氮浓度对华东地区冬小麦(Triticum a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