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区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 : 48次 | 上传用户:bach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气候变化日益严峻和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兴未艾的背景下,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外交等领域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作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中国在保障能源安全供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上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节能减排不仅是自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承担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如何在不影响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减缓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过快增长,是中国政府当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应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在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人口规模等方面差异较大,从而使各地区在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地域性差异。基于此,分析研究全国和各地区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影响因素以及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对应对能源和气候变化形势、完善相关能源政策、制定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以及低碳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围绕国家和地区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详细剖析了中国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演变历程,深入研究了影响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探讨了中国未来的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前景,以及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可行性等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系统分析了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的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3E系统)演变趋势,通过对各地区3E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把全国30个地区的3E系统划分为六种不同的发展模式。(2)从产业关联角度利用MRCI结构分解分析法,研究了能源效率、经济增长、生产结构、最终使用结构、最终分配结构、人口规模以及人均生活能耗对1997-2007年间国家能源消费总量变动的贡献;同时,利用LMDI Ⅱ分解分析法研究了各地区能源效率、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以及人均生活能源对1997-2009年间全国30个地区的能源消费变动的影响效应。(3)基于“消费者责任”原则和“电热分摊”原则估算了国家和各地区能源消费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利用MRCI结构分解分析法和LMDI Ⅱ分解分析法分别对国家和地区1997-2009年间二氧化碳排放变动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考察了各驱动因素对国家和各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贡献。(4)从时间序列角度和因素关联角度出发,分别利用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预测了国家及地区能源消费需求,基于Markov链模型对能源消费结构的预测结果,估算了2020年之前的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探讨了实现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可行性以及各地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下降潜力。
其他文献
道教在“天人合一”生态整体观的指导下,不仅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动物、森林植被、土地及水资源的戒律,而且道门中人身体力行,非常重视宫观内外环境的建设和维护,并有具体的植树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顾客偏好的频繁变化以及新产品开发周期的缩短,企业在以往所处市场环境中形成的静态均衡不断被打破,在稳态环境中已经建立的优势和市场先入者的优势被逐
<正>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黄秉良老中医行医任教五十余载,学验俱丰,治病注重实效,擅长治疗胃肠病。尤其对肠粘连这一慢性疑难杂证,颇有研究,用药独到,疗效确切。我随黄
近二十多年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经营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环境的迅速改变,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的迅猛发展,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
<正> 秦在巴蜀地区经营了一百一十年左右。巴蜀不仅是秦在本土以外统治时间最长久,亦是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获得很大成功的关键性地区。因此,研究秦在巴蜀的统治政策,当
古代女性的全部现实生活不在社会 ,而在家庭。古代女性在爱情、婚姻关系中的被动与不稳定形态 ,赋予以独特的生存状态与情感心理状态。古代以女性为中心的爱情文学 ,也因此具
根据水功能区水质标准计算河段水环境容量是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依据。考虑河段的功能区划及河段的流量、流速等条件,依据实测资料建立了河段水环境容量的一维模型。模型为水体纳
随着电梯行业的迅速发展,各个公司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的电梯行业都开始利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来提高生产力以及核心竞争力。ERP实施成为了很多公司来提升企业内部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教育投资水平从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逐渐提高,目前已经接近同等发达程度国家的平均水平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理论和实践发展正在对国际社会“透明和道德的”市场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IS0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全球发布,已经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