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是一个前后衔接的连贯发展过程,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能不能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基础打得牢不牢固,能不能认识到文言文的重要性等都将对其以后的学习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是初中学习阶段的一个升华,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上升了一个层次,语文教材在进行文言文选编时应该怎样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衔接,把握好教育的难度阶梯,发挥各学段选文功能的最优化,理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发展将大有裨益。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修订的第二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中的文言文选文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文言文选文的朝代来源、数量和比重、体裁和题材,选文的篇幅字数以及知识点几方面来探讨和分析人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的衔接情况,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人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在上述几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衔接缺失情况。针对这些不足,本论文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加涅的学习层级理论,以及语文学科理论为依托,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特点出发,探索性地提出了一些更完善的优化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的编制策略:按照时间逆序来安排教材中的文言文选文;以逐步递增的方式来安排文言文选文的数量和比重;根据学生的情感体验之序来安排选文的题材;初中段可以短小的诗歌散文为主,高中段各体裁和题材的文章应该兼容并蓄;在主题和教育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将长文换成短小精悍的文章;在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选文难度;发挥旧知识的牵引作用,以旧知促新知;按照系统论和学生的能力层级发展规律编排文言知识。以期从教材层面提升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为师生搭建一个和谐的教学学习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