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具有产业链长、环境友好等多方面优势,值得大力发展。葡萄酒品质特征主要由酿酒葡萄以及酿造工艺技术两方面共同决定,而酿酒葡萄品质是决定葡萄酒品质的先决条件。酿酒葡萄果实中含有的糖类、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酚类物质等营养成分及其组成和配比是决定酿酒葡萄品质的关键因素。影响酿酒葡萄品质的因子主要是品种的遗传特性以及葡萄种植地的环境两方面,除遗传因素外,各种非生物及生物因子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已有大量研究。而同样作为环境因子之一的内生菌是否对酿酒葡萄的品质产生影响还知之甚少。据此,本研究将前期研究工作中分离并筛选出的9株内生真菌再接种于田间种植的玫瑰蜜葡萄的幼叶,待葡萄果实成熟后测量外观品质、菌群结构、生理生化等相关指标,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对叶片及果实的外观指标进行测定后发现内生真菌的侵染对叶面积及新梢节间距无显著影响。毛壳菌属(Chaetomium sp.)和炭角菌属(Xylaria sp.)的侵染提高了果实的体积和质量。回接多种内生真菌对提高葡萄果穗的整体成熟度有一定的正向效应。2.对不同内生菌处理后成熟葡萄叶片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后共得到746株内生真菌,经形态学及分子鉴定后将其归属为11属12种,大部分侵染菌株都能在后期分离的菌株中找到。不同菌株的侵染可以显著改变了葡萄叶片中原有内生菌群的结构,包括优势度、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等,但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仍为葡萄叶片中的第一大优势属,而Diaporthe Phaseolorum和Phoma Macrostoma为稀有属。3.内生真菌的再侵染对葡萄叶片和果实中各种生理生化指标有影响,而且不同内生真菌的处理影响葡萄叶片和果实中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效应差异显著。与对照相比,混合菌株的侵染极显著增加了叶片可滴定酸的含量。叶片总黄酮含量在大多数处理组中极显著降低,而维生素C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同内生真菌再侵染后总蛋白质含量都比对照有所降低。内生菌再侵染使总酚含量和还原糖含量显著降低,但还原能力却有所增强。果实样品中,不同处理都导致葡萄果实中可滴定酸的含量不同幅度的增加。chaetomium sp的处理使可滴定酸含量和总黄酮含量的增加均达到显著水平。多数处理使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和总蛋白质含量均较对照有所增加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内生真菌的再接种处理普遍提高了葡萄浆果的抗氧化能力;Colletotrichum sp,的侵染显著增加了还原糖含量。总之,内生真菌的再侵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酿酒葡萄的外观品质,显著改变葡萄叶片原有内生真菌的菌群结构,并能影响酿酒葡萄叶片和果实的生理生化状态。不同内生真菌的侵染对葡萄叶片原有内生菌群以及葡萄叶片和果实中生理生化的影响效应不同,但需要更深入的研究证据。本实验也为进一步探讨内生真菌对酿酒葡萄的品质调控效应和机制奠定了一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