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终末期肾病(End-state renal disease,ESRD)合并抑郁患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8年06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ESRD患者54例,并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分组:收集28例ESRD合并抑郁患者为病例组(ESRD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D-ESRD组),收集26例ESRD无抑郁患者为病例对照组(non-depressed ESRD,nD-ESRD组)(其中对抑郁的评估由神经内科受过专业培训的医师依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V(DSM-V)、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和神经精神问卷(NPI)进行综合评估)。收集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Healthy control,HC组)。所有受试者均行颅脑DTI检查,应用基于白质纤维骨架的空间统计方法(TBSS)分析DTI各相关参数,在全脑范围内两两对比三组受试者脑白质纤维微结构的变化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受试者临床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清K+、Na+、Ca2+、尿素氮、肌酐、尿酸)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D-ESRD组患者存在显著变化的脑区FA值与HAMD17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D-ESRD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与HAMD17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三组受试者间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及透析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及HAMD17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ESRD组较nD-ESRD组有显著差异的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清Ca2+(t=3.976,P=0.032)、肌酐(t=2.024,P=0.049)和尿素氮(t=2.930,P=0.037)。(3)(1)与HC组相比较,nD-ESRD组患者双侧额枕束、穹隆、脑桥、大脑脚及双侧外囊FA值减低(均P<0.05);(2)D-ESRD组与HC组比较,患者胼胝体膝和体部、扣带束、双侧内囊前肢、双侧上纵束、丘脑前辐射冠及双侧额叶白质FA值明显减低(均P<0.05);(3)D-ESRD组较nD-ESRD组出现多脑区白质FA值减低(均P<0.05),主要的纤维束包括双侧额枕束、辐射冠、胼胝体膝及胼胝体压部、双侧内囊、脑桥、双侧下纵束及部分上纵束;D-ESRD组广泛脑区白质MD、AD及RD值对称性升高。(4)(1)D-ESRD组患者左侧额叶白质(r=-0.672,P=0.003)及左侧内囊前肢(r=-0.476,P=0.023)FA值与HAMD17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2)D-ESRD组患者血清Ca2+(r=0.581,P=0.031)及尿素氮(r=0.796,P=0.003)与HAMD17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清Ca2+及尿素氮水平显著升高,可能与患者产生抑郁等情绪障碍病理机制有关。DTI作为一种检测脑白质纤维微结构改变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其多参数尤其是FA值改变可以作为诊断ESRD患者合并抑郁的参考指标,为ESRD抑郁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