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基金经理与投资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基金评价作为一
种科学的衡量方法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一个有效的基金评价体系有助于投
资者选择合适的基金,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国外基金业起步较早,基金业绩评价
的理论相对成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知名的基金评级机构,如晨星公司等。
然而,近来有关晨星评级缺乏有效性,难以指导投资的指责越来越多,而且近期
晨星公司出具的一份研究报告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晨星评级的弱有效性。因
此,即便在美国关于基金评级有效性的研究也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随着我国基
金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基金绩效进行科学评价,以指导投资的条件也逐渐成熟。
因此,国内有关基金业绩评价的研究,特别是基金评级的研究热潮迭起,但至今
尚未形成权威的评级体系。
那么,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现有的基金评级体系是否有效?如何构建有效的
基金评级体系来指导投资?单一的基金评级体系是否具有局限性?我国究竟需
要何种有效的基金评价体系?等等问题接踵而来。而国内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还
处于一片空白。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创新的研究方法对我国
现有基金评级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随后分析了造成其弱有效性的两个原
因;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构建我国有效的基金评价体系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案。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基金绩效评价方面文献的内在逻辑架构进行了新的梳理,有利于对基金绩
效问题的整体把握。
2、对国内外基金评级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归纳了其间的差异。
3、提出了对基金业绩延续性和基金评级有效性进行检验的创新研究方法,并对
我国基金业绩的延续性和现有基金评级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前者是有
效基金评级存在的必要条件,后者是现有基金评级是否需要改进的必要条件。
4、分析了造成我国基金评级有效性较弱的第一个原因,即我国现有基金评级指
标和评级方法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改进。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相关分析、
判别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构建了新的基金评级体系,并通过实证检验证明其是
有效的。
5、分析了造成我国基金评级有效性较弱的第二个原因,即单一的基金评级在指
导投资上具有局限性,因此,应该构建多层次的基金评价体系来指导投资。
本文对各个层次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分析框架。
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基金一年和两年等中长期历史业绩具有延续性,而月、季
度和半年等短期历史业绩基本不具有延续性,这为以基金历史业绩为基础的
基金评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就目前所做实证分析的范围来说,虽然一
年和两年历史业绩的延续性较好,但它们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业绩延续
性持续半年的效果较好。
2、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现有的基金评级体系(仅限于被检验的基金评级体系)具
有一定预测性,但有效性较弱,难以有效指导投资,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3、实证分析表明基金评级指标和评级方法都会影响基金评级的预测性。其中,
以正权重加权收益率和标准差作为指标进行评级,以历史一年或两年的业绩
为评级时间、以回归方程确定的系数进行指标综合、以类似正态分布的比例
进行星级评定,会提高基金评级的预测性。而且通过实证检验表明,这样的
基金评级具有有效性。
4、实证分析虽然表明我国一年和两年等中长期历史业绩具有延续性,但这种延
续性是有限的,加上投资者偏好的复杂性、基金投资风格的多样性以及投资
决策信息的综合性等,导致单一的以历史业绩为基础的基金评级难以完全有
效地指导投资,因此应该在有效基金评级的基础上发展多层次的基金评价体
系,以做到真正指导投资。
5、除了基金评级体系以外,多层次基金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基金分析体系。基金
分析体系是对基金评级的延续和拓展,为投资者提供更详细、更深入的指标,
满足专业投资者的需求。基金分析体系包括基金收益与风险、基金组合分析、
管理能力分析、市场表现分析以及与基金投资相关的信息分析等。
6、基金跟踪体系是基金分析体系的深化。基金分析体系的组合分析中假设基金
的投资组合具有稳定性,但实际上基金的投资组合时刻都处在变动之中,只
是变动的程度不同而已。因此,为了准确把握基金的投资价值,还应该及时
跟踪基金投资组合的变动情况。基金跟踪体系包括仓位跟踪、行业跟踪和重
仓股跟踪等。
关键词:基金评价 基金评级 有效性 预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