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四字格俗语,学术界大部分是以当前俗语为研究对象,对四字格俗语的性质、特点、分类等做了一些讨论,并且有许多根本性的问题存在明显分歧,更少有对四字格俗语的形成发展演变规律的系统探讨。而清人翟颢在当时搜集资料困难的情况下,写成集方言俗语大成的巨著《通俗编》十分难得,为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但是一直不受重视。《通俗编》四字格俗语研究便是以《通俗编》所收集的四字格俗语为研究对象,讨论四字格俗语的性质范围、来源、定型、结构和演变规律。
四字格俗语就是广泛流传在群众口头上、结构相对固定的四字通俗语,它包括俚语、谚语、惯用语、俗成语以及方言词语。它具有三个特点:群众性、鲜明的口语性和通俗性、相对的定型性。由于四字格俗语具备这样的特点,所以它的来源主要是口语,但是也有一部分来自书面语,它们多用于口头,具有通俗平易的口语风格,又具有群众性的特点,相对定型,所以我们还把它看作俗语。四字格俗语从原型到定型的过程中,具体采用了直接引用、变更原义、删繁就简、添枝加叶、更易词面、挪动位次、提要概括、讹传、拟声这样一些方法。四字格俗语的结构类型包括两大类:一是并列型,一是非并列型。并列型包括“主谓+主谓”型、“述宾+述宾”型、“述补+述补”型、“偏正+偏正”型、“联合+联合”型,非并列型包括主谓式、述宾式、偏正式、述补式、兼语式、连动式、其它式。四字格俗语在结构上虽然具备相对的固定性,但是它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主要包括形式的演变和内容的演变两个方面,形式的演变包括变换用字、改变语序、增减字数,内容的演变包括完全淘汰摒弃、字形不变意义改变、字形改变意义也改变、取代创新。
《通俗编》四字格俗语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清四字格俗语的性质、范围、分类等基本问题,应该是整个俗语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全面认识俗语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