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沟地形下山地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20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地地区地理环境复杂、生态资源多样,对山地城市建设既是制约,又是契机。其中以地形地貌对山地城市空间拓展影响最大。山地地形本身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不能纯粹作为整体看待。山地地形中有一类冲沟地形,于我国各高原和丘陵地区广泛分布。冲沟地形在地域、生态、空间形态上都十分特殊,目前尚缺乏针对其引导下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山地城市发展多集中在低山区,冲沟、小丘等特殊地形在传统规划中一般尽量避免改造。但在施工技术和防灾手段都有相当发展的今天,在城建用地缺乏、特殊地形必须利用的情况下,应当视其为一种自然资源而善加运用,变地形条件劣势为城市环境优势。冲沟地形在山地城市中仍是开发和保护难度较大的区域,研究冲沟地形在城市建设中的利用具有相当意义。如何治理和应用冲沟,充分利用冲沟的生态和空间特征引导城市设计,营建山地城市特色空间,是论文主要解决问题。论文在“反规划”理念指导下,优先考虑冲沟地形的规划利用,结合绿色空间规划思想和关联耦合理论,从冲沟地形的生态特质和空间三维特性入手构建绿色空间。并根据冲沟地形的建设条件综合评价,划分冲沟地形绿色空间在山地城市格局中的功能定位,确立不同情况下冲沟地形在山地城市中的利用思路。并以系统思维建立冲沟绿色空间系统,引入城市设计范畴,根据城市绿色空间系统与建设空间系统的耦合前提,讨论不同定位的冲沟绿色空间系统与建设空间系统的耦合关系。并通过系统叠加博弈的方法对冲沟地形绿色空间系统与建设空间系统各子系统的耦合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总结提出土地使用、公共空间、交通和景观方面的城市设计策略。就空间形态而言,冲沟是与等高线垂直的线型空间,对城市用地有分割作用。冲沟绿色空间与城市传统中心绿地相比,出现在用地边缘;就生态功能而言,冲沟绿色空间与城市建设单元存在异质性,在二者之间形成边缘区,激发边缘正效应。因此,以冲沟形成相邻建设用地间的“边缘绿地”,作为空间基准,有划分城市空间、引导土地功能、充当生态廊道、强化景观轴线、组织步行系统等作用,从而寻求科学的城市组团划分、建筑布局、交通组织、景观处理以及空间形态的塑造。论文以攀枝花市金江片区城市设计项目作为实践对象,以冲沟“边缘绿地”联系山水、构筑生态网络、营造城市特色风貌,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山地建设可行性,并保护城市地域特色不致消亡。并编制相应设计导则使冲沟绿色空间在城市发展中更具主导性,这对今后冲沟地形下的山地城市寻求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建设方式具有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低碳发展是新时代的趋势,而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低碳时代进步的关键。碳汇林业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助推结构
利用0.5%的曙红、10%的番红花、0.5%的亚甲基蓝和红墨水,分别对死伤秀丽隐杆线虫进行染色观察,进而找出一种清晰可见、简单易行的鉴别死伤线虫的方法。
为研究路面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剪性能,选定AC13和AC20典型级配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通过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级配、温度和添加剂对混合料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得
医保支付方式是医疗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医疗保险过程中涉及各方经济利益的最敏感环节。现行医保支付方式将对医院成本核算产生重大影响,医院应当加强成本核算控制管理
通过研究人们认为磁性半导体( Diluted Magnetic Semiconductors,DMS)材料,尤其是氧化物稀磁半导体(Oxide-diluted magnetic semiconductors )材料是制备电子自旋器件的主要材料,
<正>一、YCT和尼泊尔YCT考点简介随着汉语教学在海外中小学的快速发展,为适应国际汉语推广的新形势,鼓励汉语非第一语言的中小学生学习汉语,有效促进海外中小学的汉语教学,中
会议
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正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开发和利用新型替代材料和节能技术是有效缓解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提出在普通窗玻璃表面制备单层TiN薄膜,旨在寻
本文从理论方面对脉冲激光在楔形板中激发超声导波的规律和超声导波在楔形板中传播的频散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楔形板导波传播的理论模型,采用位移
<正>现代社会中,社会保险是惠及面最广、所需资金量最大、技术性最强的社会保障项目。与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项目不同,社会保险的资金主要来自于相关参保主体的缴费。就工
本文研究了无线电波在陆地环境中传播特性及传播预测问题,在C++ Builder和Mapobjects平台上分别构建了一个多山地区和城市地区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多山地区,在ITU-R P.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