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统计测度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改革开放的历程当中,中国经济实现了奇迹般的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不可避免的伴随着惨痛的代价。尽管在改革开放后的前二十年中国经济历经高速增长阶段,但却是一种以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为特征,同时伴随着环境恶化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然而基于对现实国情的考虑,粗放式增长并不适合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中国。因此,十八大以来中国正在加强科技投入,努力使中国经济从粗放式增长的旧模式转向集约式增长的高质量发展。而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依靠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技术进步来实现。因此,这种情况下,我国试验与研发(R&D)经费投入在不断增加,使得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水平均得到显著提高。在不断强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中国也应该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实际作用,这不仅能够提高中国的科技进步水平,同时对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理论分析模型,并将环境因素纳入模型,考察了环境污染对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具体影响,这对中国科技进步和环境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以研发资本存量为衡量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指标。首先,构建了不包含环境治理因素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理论分析模型,并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0-2017年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对于省级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是建立在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分析框架下从要素边际生产率的角度出发的,计量分析过程是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下完成的,并利用各省份的研发资本投入量作为权重计算三大地区(东、中、西部地区)的研发资本效率,进而测算得到省级研发资本贡献率。其次,考虑到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事实以及环境治理的不断完善,又将环境治理因素纳入分析框架,测算了考虑环境因素时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最后对两种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表现出物质资本投入驱动的特征,在考虑环境治理因素后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为29.28%。第二,在不考虑环境治理因素时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20.8%,而考虑环境因素后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27.61%。第三,东、中、西部地区在不考虑环境因素时,东部地区增长较快,中西部地区部地区研发资本贡献率波动较小;在考虑环境因素后,东部地区研发资本贡献率波动较小增长趋势相对稳定,而中西部地区在2009年后出现急速上升。第四,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科技进步贡献率较高,这说明省际研发资本贡献率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最后,在比较两种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关系时,发现东部地区CR&D与CCR&D之间的关系表现最好,而中西部地区CR&D与CCR&D之间的关系在样本期内逐渐有所好转,这说明在考虑环境因素后,东部地区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最优,但近几年中西部地区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水平也逐渐提高。
其他文献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建立,需要班集体成员的共同努力,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
方相氏是傩仪和丧礼制度中的主体,在文献中首见于《周礼》,其形象、使用对象及场景为后代所沿袭并发生演变,主要在汉至唐和宋至明两个阶段,功能上则未有显著变化,以驱疫逐鬼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是癌症相关性死亡的第三大原因[1]。结直肠癌的预后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程度直接相关。尽管目前在早期诊断、根治性手术、放疗和新辅助化
基于读者在馆学习获取存包积分、离馆存包"积分扣除"的理论,设计出依据读者存包积分及存包位权的变化而实现动态管理的智能化存包服务系统。该系统提供了馆内学习、远程支付、
中国属于能源大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必定会由粗放式转变为集约型,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工程项目管理的改革是必然趋势,工程项目的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在越来越多项目的使用,但目前从国内来看,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和传统的总承包模式相比,存在可以大幅度节省工期、减少浪费、节约投资等诸多优点,但是由于EPC总承包项目的合同模式,导致承接单位承担的风险较多,且风险导致损失较大。因此
目的:评价腕踝针不同时间段干预在跟骨骨折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每组各50例,3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