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瓷茶具诗歌,可谓中国古代灿烂诗歌百花园中一朵的奇葩,它在唐宋时期尤为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时代审美风貌。本文分三部分,即在界定陶瓷茶具诗歌定义和介绍陶瓷茶具诗歌的嬗变历程的前提之下,阐释唐宋陶瓷茶具诗歌在审美上的一脉相承,进而着重探究唐宋时期陶瓷茶具诗歌的特色所在,并对宋代诗人尚咏黑釉瓷盏的缘由略作探析。关于陶瓷诗歌的界定,学界存在的最大分歧即题写在陶瓷工艺作品画面之上的诗歌是否属于陶瓷诗歌。笔者根据景德镇学院教授陈雨前先生(目前在学界内对陶瓷诗歌定义做出较为完整阐述的学者)所提出的“所谓的陶瓷诗词,必须有陶瓷的韵味与风采”这一论断,认为将以陶瓷装饰形式出现的诗歌进行划分,其与陶瓷结合之后能够创造出具有陶瓷韵味之审美意境和情趣的那部分诗歌即可称作陶瓷诗歌。故陶瓷茶具诗歌,是指以陶瓷茶具为描述对象进行咏颂的诗歌,且包括题写在陶瓷茶具画面之上的,具有陶瓷茶具韵味的咏陶瓷茶具诗歌。其发展整体上呈现一个数量上由少至多、内容上由单一至丰富的过程,并且由于唐宋时期文人的雅趣共同性和心态的趋同性,而在审美上呈现有别于历代的审美趣味倾向。唐宋时期的陶瓷茶具诗歌所呈现的特征则是本文的重点,它受文人审美影响而以“青”、“白”色为诗歌主色调,诗人通过描绘陶瓷茶具淡雅色彩而使得诗歌呈现清幽静谧的审美意境,并且由于诗人“君子以德于玉”的观念,将陶瓷茶具誉为美玉而再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和情操;唐宋陶瓷茶具诗歌又受该时期饮茶风尚的影响而在诗歌中呈现茶情瓷韵结合的风貌,诗歌中不仅唯美展现了瓷与茶意象的融合,还伴随着这怡人意境表现出诗人对诗意人生的理想追求;唐宋陶瓷茶具诗歌还受佛禅思潮的影响,在诗歌中体现出面对困境,自我超脱,面对人生,随缘自适的人生观。另外,在唐宋陶瓷茶具诗歌中,关于黑釉瓷盏的诗歌具有较为独特的存在性,它虽然在宋代各类陶瓷茶具诗歌中占一席之地,却犹如一颗耀眼的流星,在两宋的天空中绽放光彩之后即迅速陨落,无论是在宋以前还是宋以后的文学作品中,都很少见它的踪影。究其原因,学者认为黑釉瓷盏在色泽上,与白茶末呈现的对比反差,在本质上不符合中国文人传统审美心理喜好和谐、清雅的审美格调。然而在这种审美传统的影响下,黑釉瓷盏诗歌却为何在宋代受到诗人的青睐,笔者认为这不仅因为文人斗茶乐趣这个诱因,更缘于宋代理学思想下,黑釉瓷盏对文人内省、自净功夫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