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绪论有11个方面,主要有:宜阳县地理、人口及历史沿革;研究现状;选题目的、意义;研究对象、范围;研究材料、方法以及方言调查合作人,通过这几个方面来论述宜阳县基本概况和选题可行性。第一部分为宜阳县方言音系研究。音系部分有声母、韵母、声调、声韵调配合四小部分。宜阳方言中包括零声母在内有23个声母,40个韵母,声调的调值分别为阴平44、阳平53、上声213、去声51。本章采用表格的形式揭示分析宜阳县方言声韵调的特点,及声韵调配合关系。第二部分为宜阳县方言共时研究。共时研究将宜阳县方言同普通话音系及周边方言音系作比较。普通话语音采用了黄伯荣、廖序东对声韵调的解释,周边方言语音,则选取了与宜阳接壤的新安县、伊川县、洛阳市、嵩县、洛宁县进行比较,本章运用表格的形式揭示宜阳方言与普通话语音及周边方言的共性与个性,以此突出宜阳方言特征。第三部分为宜阳县方言历时研究。历史研究将宜阳县方言音系与中古韵书《广韵》《中原音韵》《中州音韵》韵书作比较。按中古音系四系十二组的顺序对声母进行比较,中古音部分按十六摄的顺序对韵母进行比较,近代音部分以《中原音韵》十九韵部顺序对韵母进行比较,声调则按平上去入进行对比。本章采用表格的形式从历时角度细致准确地归纳出宜阳县方言的特点及语音变化趋势。第四部分为专题研究。专题研究主要有分音词、合音词、儿化三个部分。分音词和合音词方面,从概说、类型、构成分析三个角度探讨各自的特点。分音上字的声母与原词的声母基本一致,分音下字的声母基本上都是[l];合音词方面,以有音无字居多,有直选类合音和选变类合音两大类。儿化方面,主要从声母和韵母两个方面探讨其基本规律。结语部分,一方面对宜阳县方言今后的研究做了展望,另一面也对本文做了总结。语音方面,对宜阳方言要进行深入而全面的描写,建立比较完备的宜阳方言音系体系;词汇方面,宜阳方言中的特征词汇及民俗词汇的研究要逐步加强;语法方面,要从特殊句式及单一方言的描写扩展至整体的描写,使语法研究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