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进入转型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取得了飞速发展,劳动生产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GDP以及就业量均有很大提高,从1978年到2008年30年里,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亿元。与之相适应我国劳动就业总量和劳动生产率也有大幅度提高。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劳动所得在GDP所占的比重却不升反降,呈现出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这其中的因素很多,有主观和客观因素、历史和现实因素、政治和文化因素,以及经济政策和运行机制等。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所致,劳动所得份额的下降都会对社会公平正义、国内需求以及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会给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人民最根本的幸福感带来严重后果,因而,从长远来看提高劳动所得份额成为至关重要的任务。本文试图结合中国的实际,对经济增长中的GDP、劳动就业量、劳动生产率、劳动所得份额及其变动趋势等作初步论述,揭示劳动所得份额与经济发展变动趋势相背离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对策。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导言部分,对本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及研究思路、方法和相关概念的含义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对转型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如GDP、人均GDP、劳动就业量、劳动生产率、劳动所得份额及其变动趋势等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三章对劳动所得份额与经济增长变动趋势产生偏离的原因进行了剖析;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劳动所得份额下降的影响和后果;第五章论述促进劳动所得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