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子諲(1085——1152),经靖康之难,处南北宋之交。他为人忠正,不畏权贵,力主抗金,政绩斐然,世人多有称颂。其词集《酒边词》分有两卷,《江南新词》置前,《江北旧词》置后,前后词风呈现出鲜明的嬗变痕迹。前期《江北旧词》多相思离愁之词,近花间词风;后期《江南新词》多有忧国之词,又拟学苏轼词。对同时代的词家而言,南渡是一次共相的历史变故,而向子諲无疑是一个敏感而睿智的词人。他将词的创作明确地融入到时政鼎革、主体心态、自我经历的三维交叉互动之中。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着眼于南渡前的《江北旧词》与“承平王孙之态”。除去几首别调,旧词基本不出歌场舞榭之围,俨然是其浮靡生活的真实记录。此期词风绮丽柔婉,明显透射出花间派的创作遗影。第二章关注南渡后《江南新词》表现出的新特质,即崇苏与“真”字当行,独抒自我人生体验。“进则尽节,退则乐天”是其精神信仰并付诸实践的行为标尺。归隐前多有感国事,抒情沉痛悲咽;挂冠后词风转为清旷闲适,流露出浓厚的芗林情结。第三章论析词风转变的因由及其历史地位。除时代因素之外,本文将重点探析词人的主体心态和南渡时期词内质的变革。向子諲作为南渡词风转变的先驱之一,历史折变意识鲜明,应当予以肯定与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