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草型大豆选育进程中生产性能与营养品质递延规律的研究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xi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野生大豆(Glycinesoja)和栽培大豆(Glycinemax)进行杂交,以直立性状为选择条件筛选杂交后代,对盛花期亲本与杂交后代的生长性状及营养品质和成熟期营养品质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杂交后代生长性状及营养品质逐代递延规律,结果如下:   1盛花期饲草型大豆正交株系1随世代增加在茎粗、主茎分枝数、单株鲜重、单株干重、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和钙等营养指标上较为稳定,株高和叶茎比则表现出增高的趋势;正交株系2随世代增加茎粗、主茎分枝数、叶茎比、粗蛋白、粗纤维和钙这些指标上趋于稳定,而单株鲜重和单株干重呈下降趋势;反交株系1随世代增加茎粗、主茎分枝数、叶茎比、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和磷趋于稳定,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和钙呈降低的趋势;反交株系2随世代增加株高、茎粗、主茎分枝数、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叶茎比、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均呈稳定趋势。   2盛花期饲草型大豆正交株系1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优于其他三株系,F5代单株鲜重、单株干重显著高于其他三株系,粗蛋白高而粗纤维含量低于其他三株系,可作为优质饲草型大豆育种材料。   3成熟期大豆秸秆四个株系营养品质近似,四株系杂交F5代,粗蛋白含量在9.10%-10.37%之间,粗纤维含量在37.49%-40.05%之间,成熟期大豆秸秆营养品质比籽粒型大豆秸秆更高。   结果表明利用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在F5代时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基本趋于稳定,可以确定杂交后代的饲草潜力,而且分离出具有优质饲草潜力的株系,可以作为饲草进行栽培利用。
其他文献
哺乳动物卵巢中,卵泡闭锁是卵泡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白发性退化过程。经研究表明,卵泡闭锁主要是由颗粒细胞凋亡引起,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有很多已经被鉴定,如p53基因,正常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