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不同时段睡眠剥夺所致失眠大鼠模型行为学及多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 : 24次 | 上传用户:lovely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针刺对睡眠剥夺大鼠在旷场实验中的行为学变化及对IL-1β、IL-2、IL-6、TNF-α等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失眠的发病机制及针刺治疗失眠的调控机理。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10组,每组8只,设为正常对照组(CC),失眠组(S),失眠+西药组(SX),失眠+针刺组(SZ),后三组又根据24h,72h和120h三个不同时段各分为三组。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制备睡眠剥夺大鼠模型,针刺组每12h选取申脉、照海、神门、四神聪四穴进行针刺治疗,留针10min,西药对照组每24h进行腹腔注射安定,每次0.90mg/kg。各实验组大鼠在睡眠剥夺结束后,根据不同组别和时段(24h、72h、120h)分别进行旷场实验,测试其水平得分、垂直得分和中央格停留时间;随即将相应组别大鼠快速摘眼取血,采用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L-1β,IL-2,IL-6和血浆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①行为学变化:随着时间的延长,失眠组大鼠反应性降低,身体逐渐消瘦,精神疲惫、萎靡,反应迟钝;针刺组大鼠无明显身体消瘦、反应迟钝和警觉力下降表现、精神比较稳定。与各时段失眠组大鼠比较,针刺组大鼠水平得分、垂直得分呈下降趋势,针刺组大鼠中央格停留时间呈上升趋势,其中针刺120h组垂直得分和中央格停留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细胞因子含量变化:与各时段失眠组比较,针刺组血清IL-1β, IL-2, IL-6和血浆TNF-α含量整体呈升高趋势,其中针刺72h组和120h组的IL-1β、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针刺120h组IL-6的含量也明显升高(P<0.01)。与各时段西药组比较,针刺组的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结论:1.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可以成功制备睡眠剥夺大鼠模型。2.针刺能显著改善睡眠剥夺大鼠的精神状态,增强其认知能力和反应能力。3.针刺可以提高睡眠剥夺大鼠IL-1β、IL-2、IL-6、TNF-α的含量,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明显。4.针刺抗睡眠剥夺的机制可能与其升高睡眠剥夺大鼠体内细胞因子的含量、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增强机体整体抗应激能力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以国家863探索课题《分布式交通系统信息互操作技术》(2007AA11E226)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新型直线电机运输系统运输组织保障与运行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2008BA
尝试使用免疫学的方法来防治对虾弧菌病。将病原副溶血弧菌制成福尔马林灭活疫苗,在实验条件下分别以浸泡、口服和注射等方式接种于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结果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
20世纪中国当代文化人类学界有许多与土家族传统文化相关的研究成果,如潘光旦先生于1955年发表的《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伊始如《中国民间
青霉素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阴性球菌和螺旋体感染,具有疗效好、毒性低的特点,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其过敏反应发生率在各类抗生素
<正> 快餐,指省时省工省钱的饮食,顾客可当场食用,也可携带离店。中国快餐,历史悠
期刊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治疗早期干预治疗卒中后外侧裂周失语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4例急性脑卒中后外侧裂周失语症患者分为rTMS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各12例。 rTMS治
本文拟从商标显著性的界定、显著性在商标法中核心地位形成的历史脉络及其理论依据、显著性的分类、显著性的判定原则、侵害显著性的两种主要类型(混淆和淡化)及救济制度完善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是历史上最为伟大和独特的诗人之一。尽管她终生隐居,但却对世界有着非常独特和深入的理解。她的诗歌主要以爱情、宗教、自然和死亡为主题。在出版
目的探讨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对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实际指导意义。方法利用业务流程再造改造护士取药流程,优化取药流程。结果利用本理论优化后的门诊取药流程比原来取药效率提
目的探析小型皮瓣应用于断指再植手术中的各种软组织缺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治疗断指的患者53例61指,以指动脉岛状的皮瓣、指背上静脉蒂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