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由于分子结构的可设计性和良好的应用性能近年来都是减水剂行业的研究热点。相对于水泥混凝土领域,在陶瓷生产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还相对较少,特别是关于聚羧酸系列陶瓷生产用减水剂的合成工艺、分子参数及其应用性能的影响所得研究成果尚不多。本文重点研究了合成工艺、聚羧酸分子参数及其对不同陶瓷料浆流动性和触变性的影响。并对比了实验合成样品与工业应用样品的效果差异。本文以丙烯酸(AA)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AMPS)为单体原料,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不同条件下在水溶液中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聚羧酸减水剂PAA-AMPS,以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分析方法对共聚物的分子参数进行表征,用陶瓷料浆的粘度和触变性等对应用性能进行评价,并通过Zeta电位,吸附量和吸附层厚度的检测,对分散机理做出了一定的揭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合成工艺对分子参数的影响。单体浓度和比例、引发剂和链转移剂的用量、聚合温度等都能影响减水剂的分子量和该反应的转化率,本研究的转化率一般在80%左右。2、分子参数对应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聚合单体比例固定的条件下,随着PAA-AMPS分子量的减小,黏土颗粒对PAA-AMPS的吸附量越大,吸附层厚度变薄,Zeta电位增大,料浆的分散能力越好,料浆的触变也越小;PAA-AMPS在一定分子量的范围内,随着单体n(AMPS):n(AA)比例的增大,颗粒对PAA-AMPS的吸附量减少,Zeta电位下降,吸附层厚度越厚,对料浆的分散能力越好。3、与工业样pc67和聚丙烯酸钠的对比。实验室自制样品A3和常用工业样pc67和聚丙烯酸钠作在同等条件下的对比实验表明:实验室自制的聚羧酸减水剂可以达到更好的分散性能和更宽的分散范围。4、实验所制得的减水剂样品在黏土料浆系统的pH为6左右时能达到最好的分散性能,pH过高或过低的条件下都不利于其分散效果。并且对于不同黏土料浆其分散系统的最佳pH不一样,在不同pH系统的条件下,随着分子量的减小,分散性能变好;而单体比例对水洗高岭土料浆分散性能的影响在不同添加量条件下则存在一定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