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须多糖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08050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须(stigma maydis)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抗肿瘤、保肝、清热利胆、免疫调节等。玉米须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粗纤维、多糖、β-谷甾醇、黄酮类、有机酸、矿物质、尿囊素、皂苷等。为了丰富玉米须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理论,本文对玉米须多糖的理化性质及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首先对玉米须多糖(CSPS)进行化学修饰、结构表征和构效关系的研究。在三种修饰后的多糖中,羧甲基化多糖C-CSPS具有最小的分子量(3.68×104Da)和特性粘度(1.88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罗非昔布是新一代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它在治疗骨关节炎和减轻疼痛方面有很好的疗效。该药于1999年在美国上市,由于它避免了传统NSAID常见的不良反应,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NSAID的作用机制与抑制环氧合酶(COX)有关,而COX有两种同工酶:COX-1和COX-2。抑制COX-2会产生抗炎作用,而抑制COX-1会产生不良反应。罗非昔布属于选择性COX-2抑制剂,既发挥了药效,又避免
目的: 对百尾参(Disporum sessile(Thunb.) D.Don.)根及根茎95%乙醇提取,正丁醇萃取部分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对百尾参中苦参酮及齐墩果酸进行含量测定,为其质量
目的:筛选消瘀片中丹参和山楂各提取物的调脂有效部位以及研究它们的调脂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正交设计以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筛选丹参和山楂各提取物的调脂有效部位。通过HPLC法观察大鼠血清中丹参和山楂各调脂有效部位的吸收情况。采用两性霉素B细胞模型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别观察丹参和山楂各调脂有效部位以及部分单体(丹参素钠、原儿茶醛、熊果酸、槲皮素和芦丁)对内源性胆固醇合成、CYP7AmRNA和D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