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哲伦星云是离我们银河系最近的星系,也是我们银河系的卫星星系。麦哲伦星云的低金属丰度环境和离我们较近的距离非常有利于恒星、星团、行星状星云和星系相互作用等科研目标的研究,这些因素使得它成为我们感兴趣的目标天体系统。VISTA survey of Magellanic Clouds system (VMC)巡天是欧洲南方天文台针对麦哲伦星云的巡天项目,它提供了近红外Y、J、Ks三个波段的观测图像。观测图像覆盖了大小麦哲伦星云的主要区域、它们相互连接的部分以及部分星流区域。这是目前对麦哲伦星云的巡天范围最广、测光深度较深的观测图像。作为VMC巡天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巡天数据由VISTA巡天数据处理系统(pipeline)提供,它对原始观测图像进行处理,包括点源的目标提取、测光,并提供最终源表。由于巡天数据处理系统(pipeline)基于通常科研目标设计,并不针对较暗的源。很多研究要求较精确的暗端数据,数据在一定完备度上有更低的下限,而巡天数据处理系统的处理结果并无法满足这一要求。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选择了VMC已完成的巡天区域,通过对原始数据处理,合并多个时期的巡天数据,手动进行PSF测光,获得了我们最新的源表,进而进行分析,对整个数据在暗端的表现进行了详细描述,最终提供了一套针对暗端天体目标研究所需的数据处理方法。我们的结果描述包括:1.研究区域的点扩散函数无系统性变化。2.孔径测光与点扩散函数测光在处理VMC巡天数据时的表现以及它们对暗源的区别。3.新源表跟pipeline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测光精度更高,在暗端有效源的数目高出至少30%(取决于波段、观测区域)4.随位置变化的完备性曲线。5.不同恒星密度区域的光度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