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判反思是教师持续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师历史教学不断探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批判反思成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的重要手段和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的途径和载体。教师既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学生,又要自身“学会教学”,获得进一步发展。在中师历史教学中广泛开展批判反思成为中师历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批判反思通常是由教师自己展开的一种自我警示、自我激励式的认识活动。它具有批判性、内隐性、顿悟性、自省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批判反思对中师历史教学的作用表现在:对教师而言,批判反思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再塑造;对学生而言,批判反思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师生关系而言,有利于创造民主的课堂;对历史教学而言,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中师历史教学中开展批判反思的要点包括:第一,选择合适的批判反思的时机,行为前、行为中和行为后的批判反思缺一不可,三者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第二,要做到经常性的批判反思,教师必须具备谦虚与客观的态度,质疑的精神,渴望持续发展的动机,自我监控能力等,以保证批判反思的顺利进行。第三,注重批判反思的方法,以同事为镜,以学生为镜,以理论文献为镜,以过去的自己为镜,激发教师的自我提高动机,调动教师积极的自我批判反思与实践。第四,认清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批判反思存在的障碍,积极积累经验,提高教育评价能力,突破原有的经验限制,经常性地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把批判反思作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批判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通过批判反思,教师能建立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能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逐步成长,学会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实现历史教育最优化。中师历史教学中进行批判反思的主要任务除了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外,更主要的是培养教师自我批判反思的习惯,养成反思的意识,明确自己在职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始终保持一种敬业、开放、发展的心态。批判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