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柔性、金融生态环境与创新投资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iaoya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减税降费、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创新投资机会不断涌现,但由于研发项目本身是一项风险性大、调整成本高、周期性长的活动,企业往往会面临资金不足的财务困境。因此,财务状况是否能够满足创新投资的需要成为企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财务柔性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也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外部情境因素,金融生态环境能够从政府治理、经济基础
其他文献
近几年审计报告变革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行,变革旨在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提高审计工作透明度,向资本市场提供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2016年我国财政部对审计准则进行了修订,制定了并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准则。关键审计事项是此次改革的核心部分,它是注册会计师在与公司治理层沟通过的事项中选取的、依靠职业判断认为需要传递给投资者的事项。随着改革的
学位
近年来,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转型阶段,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利润的提升空间大幅度降低,为此各上市公司纷纷开始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利润增长点。一方面,企业通过并购来扩大规模,实现转型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对成本的有效管理是企业关注的焦点,成本粘性产生的经济后果也逐渐被人们认识。企业选择并购扩大规模实现转型,为管理者增加自身利益提供了机会。在并购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资源,管理者对这些资源拥有较
学位
在资本市场上我国股市传闻大肆泛滥,并且伴随着传播工具的发展变革,股市传闻呈现出了高速且影响范围扩大的趋势。传闻是在信息真实性不确定的基础之上产生的,这些传闻尤其是负面传闻,使投资者对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产生怀疑。而从企业来看,债务融资以其低成本优势成为企业重要的融资方式。投资者是传闻的信息接受者,信息质量又是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重要因素,当公司出现不确定的消息——股市传闻时,投资者对公司信息披露质量
学位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造假售假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也随之显现。在早期资本积累阶段,企业社会责任很少被提及,相关的研究也较少,并且未被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资本的积累,货币资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的需求,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单一性,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除此之外的多种资源的相互耦合与共生。到了今天,企业致力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责任履行者的形象,企业履行了社会责任并且
学位
在改革开放至今的四十多年里,国内经济发展不断增速,规模也在逐渐增大。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各家上市公司也在不断地找寻“求生存,谋发展”的前进之路。其中,企业并购这一经济手段得到了众多公司的青睐。一时间,并购规模不断激增,许许多多的“庞然大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国内市场,呈现出非常迅猛的发展态势。但是近几年中,特别是在2018年,商誉减值“暴雷”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各大报道之中。种种迹象表
学位
我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经过了数次的失败和重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2014年6月20日,《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在现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员工持股计划。此后,我国上市公司开始积极开展员工持股计划。已有研究显示,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具有激励效应与公告效应,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与创新能力。但是较少有研究关注员工持股计划对
学位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国家税款的流失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有违税收的公平性,不利于经济的平稳运行发展。企业避税行为可以使更多的税款留在企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出,提高税后净利润,但是避税行为对企业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许多研究表明,企业避税行为很可能会产生巨大的非税成本,高管可能利用避税交易的复杂性与隐蔽性特征谋取私利,而且避税行为增加了企业被税务机关发现的风险,
学位
在我国企业中,公司治理的主要矛盾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造成中小股东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但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却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因此,本文从组态的视角出发,探究治理因素的组态效应对于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影响,进而归纳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影响路径以及出现大股东利益侵占现象的公司特征,希望为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提出建议。本文通过梳理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影响因素
学位
随着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永续债、优先股等创新型复合金融工具不断涌现。由于它们兼具“债权”和“股权”的双重性质,这便导致它们的会计处理与划分工作日趋复杂。尤其是在当前“去杠杆、稳杠杆”的大背景下,金融工具不同的划分结果将会对于企业的杠杆率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一项创新型复合金融工具被划分为金融负债将会导致企业杠杆率上升;反之,则会起到降低企业杠杆率的作用。正是基于这一点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