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从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教育作为国之大计,提高教育要求成为各国谋求发展的必然要求。各国政府普遍认识到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并且许多国家都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基础教育领域中,许多国家采取重要举措促进学校的改进,希望通过教育来提高国民素质从而提升国家的竞争力。自2006年以来,我国受外国的学校改进研究的影响,我国也开展了学校改进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我国颁布一系列的文件深化教育改革。纵观国内外开展的学校改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存在一些问题。总体来看,学校改进研究没有形成体系,出现片面化、片段式研究,没有为学校改进的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已有的研究主要涉及学校改进主体的研究、学校改进内容的研究,但是对于学校改进中困境研究比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采访校长获取学校改进中的关于现实困境的数据,对其进行归因分析以此来丰富学校改进研究。本研究通过对四所学校的校长的访谈全方位地扫描学校改进历程。每位校长采访的时间在20-30分钟左右,根据本研究调查的实际情况,有的校长进行了二次面对面访谈,也有的校长通过电话进行了二次访谈来充实本研究的数据。本次访谈共分四个维度,第一个维度:学校改进的初衷;第二个维度:学校改进的举措;第三个维度:学校改进的现实困境;第四个维度:造成困境的原因。本研究通过对校长的采访得到这四方面的数据,分析数据明确了学校改进背景与改进动力以及采取的措施,厘清了学校改进中的现实困境,通过对所得的数据对其进行了归因分析。最后,借鉴每所学校成功的改进经验为学校改进研究的发展提供有益经验。本研究通过整理访谈数据,汇总出来了学校改进的初衷和背景提炼了四所学校改进的重要举措,这四所学校在改进方面主要集中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改进校园物质环境、开设特色的校本课程、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抓手提升教学质量这四个方面。学校改进的进程中,每所学校都出现了困境,困境主要有学校改进一些相关要求落实不到位出现拖延现象、校长理念传输过程受阻、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感、教师队伍缺乏活力,家校合力形成过程受阻。对于这四种困境本研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造成这个困境的原因主要有:学校改进制度不完善,主体职责划分不清;校长缺乏综合领导力;教师管理冗余,缺乏教师激励机制;家长教育意识不高,学校与家长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为此,本研究提出了四个建议:完善相关制度,划分相关主体职责;2提升校长的领导力,增强校长的改进能力创新教师管理制度,激发教师活力;提升家长的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增加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