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典型灾害形成机理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njing912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金寨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为依托,在经历室内、室外工作阶段后,充分总结并掌握了金寨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类型及其分布规律。论文对各类型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条件进行剖析,对可能的影响因素逐一分析,系统而全面的认识了金寨县地质灾害发育总体特征,并列出各类地质灾害的形成原理及诱导因素。论文针对不同类型灾害点,选取典型案例分章节介绍,论述其变形和活动特征,分析其动力和形成机理,为进一步评价各案例的稳定性及易发性,分别运用了极限平衡法、有限元分析法、离散元分析法、赤平投影法以及综合评定法,所得结果为今后金寨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作用。论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金寨县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泥石流四种,以前三种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全县地质灾害呈点多、面广、规模小、危害大的特点,不同灾种的分布规律和发育特征不同。(2)金寨县滑坡类型主要为小型堆积层滑坡,以复合式破坏为主;物质组成以残积土、残坡积土为主,部分为全-强风化侵入岩及变质岩;厚度以浅层占绝对优势,余下为中层;滑坡大多数于斜坡中下部滑动,堆积于坡脚。崩塌以小型为主,岩性主要为全-强风化侵入岩及变质岩,多为人工切坡造成。泥石流均为稀性-沟谷型泥石流,规模等级为中型和小型两种。不稳定斜坡主要为人工岩质边坡,岩性以全风化-强风化侵入岩及变质岩为主。(3)金寨县地质灾害的形成过程中,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斜坡坡度是主要的形成因素,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是最主要诱发因素,地震活动是次要诱发因素。(4)金寨县地质灾害形成及活动一般规律如下:强降雨或长期降雨时地表水渗入滑体,增加斜坡岩土体容重使滑面下滑力增大,孔隙水在弱化抗剪强度参数c,φ值的同时减小了岩土体的有效应力使滑面抗滑力减小,由于临空面的存在,从而导致坡体失去支撑产生滑动;岩质崩塌形成模式以倾倒式和错断式为主,土质崩塌则以滑移式为主,当危岩体受节理分割成块体后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发生崩塌,形成规模不等土石、碎石堆;不稳定斜坡因坡脚开挖形成卸荷裂隙,贯通后产生破坏,土质斜坡多发育成小型滑坡,岩质斜坡发育成规模不等的崩塌;泥石流为流域范围内大量松散物及潜在崩滑体在短时强降雨诱发下形成,成分以块石、碎石、粗砂等为主,多呈稀性。
其他文献
煤层气是一种潜在的巨大资源,是二十一世纪绿色环保能源。在我国煤层气资源主要集中在晋陕蒙,其中鄂尔多斯盆地比重最大。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埋深适中,渗透率较高、煤层厚
移动机器人主动嗅觉定位技术的研究起源于上个世纪 90年代欧美和日本一些发达的国家,距今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受到了广大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它集成了智能技术﹑传感器及信息处理
在“西气东输”工程中,管线中的离心压缩机叶轮叶片长时间工作以后,由于其表面一直暴露于腐蚀性气体中,材料表面会形成硫化变性层,从而加速基体的点蚀和磨损,影响叶轮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由于叶轮尺寸大、制造成本高、更换费时费力,直接报废将造成资源浪费,因此一般采用再制造的方式恢复其使用性能。但是,变性层的存在会对再制造过程产生一定的干扰,所以有必要先对硫化变性层进行清洗。传统清洗变性层的方法包括酸洗和喷
本文以涉及到高温岩石热损伤问题的地下工程(地热开采、地下煤气化等)为背景,以石灰岩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一系列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探索了不同温度对石灰岩“表面色度L*a*b*值、裂缝发育、P-波速、导热系数、孔隙度、抗拉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高温对灰岩的损伤机制,为能源开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隧道火灾等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本文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高温处理后灰岩表面特征通过测试和观
学位
为了对区域滑坡空间分布分维值意义以及区域滑坡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的变维分形特征进行研究,本文以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2001年至2012年间发生的187处滑坡为数据样本,采用现场调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农业上市公司已经成长为农业行业的“带头人”,引领着农业行业的未来发展.一方面,农业上市公司对资金的合理利用能力直接影响了公司的竞争能力和未来发展
期刊
矿井工作面底板突水一直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有效的探查底板隐伏构造及富水性是煤矿防治水措施制定的关键。论文以阳泉新景矿8011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
海洋中不仅了蕴含丰富的资源,还是交通运输、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陆地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等一些列问题的加剧,各国纷纷将目光投向海洋,开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