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层析法分离鲟鱼胆汁的研究

来源 :武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xz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宜昌天峡鲟业有限公司是国内外鲟鱼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种质资源库。本课题选用鲟鱼胆汁作为研究对象,先采用薄层层析法对洗脱剂进行筛选和优化,再用硅胶柱层析法对鲟鱼胆汁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比较了不同的洗脱剂体系、不同的硅胶粒径和填料高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并对分离物的结构进行分析鉴定。 实验采用粒径为0.125~0.180mm(80~120目)硅胶,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系(10:1,5:1,2:1,v/v)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效果不太理想,只分离出单一的组分1,组分1、2在大部分流份中同时洗脱出来,未实现组分1、2的完全分离。 实验依次用氯仿、氯仿/乙醇(40:1,v/v)、氯仿/乙醇/1%醋酸(60:15:1,v/v/v)、氯仿/乙醇/1%醋酸(30:30:1,v/v/v)、丙酮/乙醇/水(2:1:1,v/v/v)作洗脱剂,可以分离出鲟鱼胆汁中的6种主要组分。分别采用粒径为0.125~0.180mm(80~120目)硅胶,填料高度为290mm和采用粒径为0.075~0.150mm(100~200目)硅胶,填料高度为500mm进行两次分离。由两次实验结果得出,通过增加硅胶填料的高度,减小硅胶的粒径,可以大大提高分离效果。 结合分离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初步推断组分1为游离型石胆酸,组分2可能为游离型鹅去氧胆酸或游离型胆酸,两者在鲟鱼胆汁均微量存在,总含量约5%;组分4为牛磺鹅去氧胆酸或牛磺胆酸,在鲟鱼胆汁中以钠(钾)盐的形式存在,在鲟鱼胆汁中约占10%;组分5为甘氨鹅去氧胆酸,为鲟鱼胆汁中主要成分,含量约55%;组分6为胆绿素的钠(钾)盐,含量约6%;组分3的含量为2.16%,无法确定为什么物质,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实验还对鲟鱼胆汁的水解方法和条件进行了探索,得出在120℃下水解5小时,可成功水解鲟鱼胆汁。
其他文献
世界范围内原油重质化和劣质化速度加快,而对轻质油产品的需求量增大,延迟焦化技术因其设备投资少、工艺简单和技术成熟等特点,日益受到重视,成为近年来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和重要的
学位
目的:探讨S100A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间质细胞及非内异症在位内膜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对内异症在位内膜细胞促进侵袭、转移、血管形成的影响和作用。方法:1.建立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