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间杂种花粉不育的细胞学研究和不育基因的精细定位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dixg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水稻的产量和稻米的品质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提高水稻的单产并改善稻米的品质成为水稻育种家最为主要的育种目标。非洲栽培稻种质资源中广泛存在着各类抗病虫、耐盐碱、抗旱、耐高温等相关性状的优良基因,而且亚洲栽培稻与非洲栽培稻之间具有强大的种间杂种优势,若能将非洲栽培稻中的优良基因引入到亚洲栽培稻中,并很好的利用两者之间的杂种优势,必将可以显著地提高水稻的单产,使水稻育种产生新的飞跃。但亚洲栽培稻与非洲栽培稻之间存
其他文献
为了进一步扩大我国稻种资源,丰富水稻育种的遗传材料,我们引进了165份国际水稻研究所在非洲进行穿梭育种的水稻新株系,于2011、2012年在湖北生态条件下进行白叶枯病抗性、稻瘟病抗性、褐飞虱抗性、稻米品质和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鉴定评价。本研究还用课题前期创建的中间材料华恢0242(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l, Pi2)和YR7029-69(含有抗白叶枯病基因Xa7, Xa21)进行杂交后多代自交,运用分
基于高光谱遥感技术进行作物水分实时监测和快速诊断对于提高作物水分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氮(N)素作为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直接影响作物形态建成和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农学参数和光谱反射特征,干扰水分监测研究。本研究以小麦为对象,基于不同年份、不同施氮水平和不同水分处理互作的小麦池栽试验,于关键生育期获取叶片及冠层高光谱信息和相应农学参数,分析不同N营养水平对水分参数和反射光谱的影响,确定不同
黄萎病是棉花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目前缺乏非常有效的途径控制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利用基因工程提高棉花尤其是陆地棉对黄萎病菌的抗性是选育陆地棉抗病种质的重要
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随着淡水资源缺乏、全球工业化,土壤盐化面积随之增加。土壤盐化是阻碍水稻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的关键非生物胁迫条件,由此看来,开展水稻的耐盐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长白10与东农425杂交所获得的F_(2:3)群体为试验材料,进行遗传连锁图谱的绘制,在盐胁迫和对照条件下对水稻孕穗期的叶片性状、稻株Na~+、K~+含量和最终产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