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西瓜甜瓜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chao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瓜甜瓜产业现状及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榆林西瓜甜瓜产业化现状、产业优势、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1.引进推广优质、抗病西瓜甜瓜新品种。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筛选出表现中熟,大果型,产量高,品质好的2个有籽西瓜新品种‘陕抗七号’、‘榆农绿宝’和2个无籽西瓜新品种‘郑新1号’、‘郑抗无籽9号’,适宜在榆林远郊露地种植;筛选出3个早熟,综合抗性优良,抗逆性强的甜瓜品种‘京玉黄流星’、‘金蜜特’和‘丰雷’等,适宜在榆林露地和保护地甜瓜产区种植。2.引进推广小型优质礼品西瓜。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全市总人口360万,辖1区11县222个乡镇。市情的主要特点是煤、气、油、盐资源优势突出,人文优势独特,区位优势明显。气候凉爽,干燥多风,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春季回暖慢,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非常适宜日光温室瓜菜生产。由于小型礼品西瓜熟性早,品质优,风味、口感佳,卖好价,效益高,深受广大消费青睐。可以在本市一些近郊县区引进推广日光温室礼品西瓜种植。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已筛选出‘翠蓝’和‘圣蓝’两个品种表现较好,可引进推广。3.推广西瓜甜瓜标准化栽培技术。多年来,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已通过西瓜甜瓜不同播种期、定植密度、人工辅助授粉、嫁接、病虫防治、施肥等一系列综合栽培管理技术的试验研究,总结出榆林地区西瓜甜瓜标准化栽培技术操作规程。4.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和流通体系建设。主产区应成立西瓜甜瓜专业合作社,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做好技术研发、物资供应、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协调服务工作,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健康发展,解决瓜农卖瓜难的问题。在主要生产区域和销售区域,有计划地建立一批西瓜甜瓜批发市场,疏通各方面的流通渠道,以利于向周边市场辐射。积极推进现代营销方式和流通组织形式,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广告设计宣传,扩大榆林市西瓜甜瓜产品的知名度。及时发布西瓜甜瓜产销信息,使瓜农、企业及时掌握国内、外产销状况,便于有的放矢地做出营销决策。5.进一步加强科技攻关,为榆林西瓜甜瓜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以解决种子生产过程中的细菌性果腐病问题为切入点,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西瓜甜瓜种子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健康种子的生产基地建设,尽快建立西瓜甜瓜的规范良种繁育体系;针对西瓜甜瓜生产中存在连作障碍、枯萎病等问题,要进行科技攻关,进行解决;通过政府指导和各种经济力量的共同参与,进一步加强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保护地栽培基础设施建设;西瓜甜瓜的商品化处理及加工体系建设,瓜类病虫害的预测预警体系与综合防治体系建设。6.研究西瓜甜瓜贮藏加工新方法、新技术。应研究贮藏加工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发展壮大贮藏加工龙头企业,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和市场领域。
其他文献
<正>【人物简介】雷光春,1982年毕业于中南林学院特用经济林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85毕业于中南林学院森林保护专业并获农学硕士学位;1997毕业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生态学专业
产融结合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随着中国融入国际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攻坚战的打响,中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低的问题逐步显示出来了,原本单一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化、科技化已经悄然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信息化社会给我们带来了无数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非法获取、非法使用等安全隐患也应运而
<正>媒体的职责不是提供"热"而是提供"光",不需要煽动社会的热情,媒体是在提供光亮,照向黑暗未知之处。10月9日晚,央视《看见》栏目记者、主持人柴静受邀在清华大学作了一场
<正>面部色素斑种类颇多,如黄褐斑、雀斑、黑斑以及各种激素引起的后遗症色斑,其中以黄褐斑为多见。黄褐斑(chloasma)是一种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表现为色素对称性沉着,呈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增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该准则是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和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现实环境下颁布的,既考虑了
<正>一日,我在消化内科专家门诊出诊,一位中年男子前来向我咨询,他说:"我父亲今年85岁,近两三个月来进食发噎,吞咽困难,只能吃
在全球通信向宽带化、无线化、个人化及分组化发展的趋势下,分析了无线宽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产业发展特点以及移动运营商对WLAN、WiMAX等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应用场景。总结
商业空间日益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总结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特点,对商业综合体与城市公共空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详尽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