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部分产业严重产能过剩,经营亏损、无力偿债的困境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破产重整机制一方面可以挽救陷入困境的企业,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在市场竞争中没有效率的企业(或资产)淘汰,提高剩余企业的平均效率水平。已有研究表明破产重整能够服务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能够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并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但尚未有研究揭示其运作机理,也没有相关的理论模型指导企业实践,而现实中困境企业急需能够指导其破产重整与重组工作高效、成功推进的相关研究。 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单案例研究的方法对困境企业的破产重整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已有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梳理本文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明确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其次,本文对S公司的破产重整案例进行了分析,包括案例背景、重整成效等,同时对案例企业的重整过程分别从案例公司主体、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股东、其他股东、债权人、企业职工、司法机关几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说明;最后,通过对案例数据的归纳分析提取了破产重整与重组工作的理论要素,并对破产重整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困境企业破产重整与重组的模型。 本文研究结论主要有:(1)归纳了困境企业破产重整与重组成功的理论要素;(2)揭示了困境企业破产重整与重组的运作机理;(3)构建了困境企业破产重整与重组的理论模型;(4)阐述了困境企业破产重整与重组的运行逻辑;(5)提出了司法机关在破产重整中的行为建议。 本文研究实践启示有:(1)上市公司采取“破产重整+资产重组”同步进行的方式能够帮助企业迅速高效地走出困境;(2)企业应结合自身状况与需求选择相适应的破产重整与重组模式;(3)良好的方案设计能够帮助破产重整企业实现债务的100%清偿;(4)破产重整应充分保障职工权益;(5)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齐心协力能够为解决企业困境提供重要保障;(6)破产法应明确职工就业优先保障权,明确破产重整中政策不衔接、不协调时的解决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