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苏格拉底把哲学研究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以来,人的问题一直都是哲学家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人学就正式成为了哲学研究的主题。人学是关于人的哲学,个体是人的最基本和最常见的存在形式,个体有区别于群体、人类共同体的独特性存在意义。因此,个体思想的研究是人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马克思关于个体思想的论述主要散见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手稿》、《提纲》、《形态》、《宣言》)等文本中。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文本中的个体思想进行分析,进而对马克思关于个体思想的核心内容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重点考察马克思关于个体的现实性、社会性、历史性、实践性思想,以及个体的解放问题,从而为人们正确的认识自己,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个体意识和自我意识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个体”或者说“个人”,是马克思著作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马克思是在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有关个体思想观念的基础之上,来展开自己有关个体思想的论述的。马克思的个体思想作为其思想体系中的基础性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的第一部分,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阐释马克思个体的内涵及特征。首先,梳理马克思在《手稿》与《形态》中关于现实性的论述,主要从个体与生俱来的自然性、个体存在区别于社会的否定性和个体生活的物质性三个方面说明现实性之所指。其次,本文从《手稿》到《提纲》从个体所处的社会和个体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维度,来探索个体的社会特性。再次,个体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但个体不是先验性的存在,而是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具体过程。本文还从个体形成、个体存在和个体发展的历史角度阐述马克思个体思想的历史性特征。第二部分,主要从个体存在的实践性维度来谈马克思的个体思想。马克思所谈的是有现实生活的个体,也是实践的个体,实践是个体的存在方式,也是个体的本质。实践视角是马克思个体思想的重要维度。第三部分,讨论马克思个体思想的旨归。马克思关注个体的生存境遇,在个体实践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马克思强调改变世界的实践。改变世界的目的是为了人,最终是为了每一个人,即马克思的个体思想的最终指向是个体的解放问题。第四部分,主要论述马克思个体思想的理论价值。从马克思的个体思想出发,来更好的把握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之一,即历史唯物主义。同时从马克思个体思想从发,来看马克思的人学革命,也由此来思考几种通常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最后,从马克思个体思想出发,来审视西方现代非理性主义的个体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