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MBO)作为一种新的杠杆融资方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实施MBO可以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统一,有效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因此,在国外被普遍应用且得到广泛认可。而在我国,管理层收购被视为一种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式,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是管理层收购能否真正提高公司的绩效。对于这个问题,理论界给出了许多解释,由此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财富创造论和财富转移论。财富创造论认为MBO能创造价值;而财富转移论认为MBO并没有给企业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变化,只不过是财富从其他利益相关者转移到管理层。 本文在系统地阐述管理层收购(MBO)的相关概念、理论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选取了我国53家实施MBO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及结合因子分析对我国MBO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在MBO前后五年的时间内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探索管理层收购(MBO)对目标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从本文实证结果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 MBO没有给企业的财务绩效带来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在 MBO期间并没有突破性进展。在本文的最后,为促进我国公司管理层收购不是简单的价值转移而是真正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我们建议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对收购主体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必须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规范MBO等金融行为与金融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