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双及物构式特征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nn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及物构式,即英语传统语法上的NP+V+NP1+NP2结构,被许多不同学派的语言学家研究过。然而,其中大多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而没有系统研究过学习者怎样使用这一构式。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写作中的双及物构式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本研究主要以Goldberg的构式语法作为理论框架。传统的语法结构NP+V+NP1+NP2,在Goldberg看来,是对日常生活中递送事物这一事件的概念化,表示施事论元(Agent: NP)做出动作(V)将客体论元(Patient: NP2)转移给接收者论元(Recipient: NP1)。就双及物构式而言,Goldberg主要对这一构式的意义,进入这一构式的动词类别,以及构式中论元的语义限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基于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本研究主要从双及物动词频率,论元使用以及对双及物构式和与格构式的偏好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使用这一构式的特征。本文提出了三个主要的研究问题:(1)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双及物构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双及物构式的习得或使用与他们的英语水平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3)在表达“给予”义时,中国英语学习者趋向于使用哪种构式,双及物构式还是与格构式?为了回答以上研究问题,我们首先从三类双及物动词里(显性给予类,隐性给予类,以及潜在给予类)选择了15个具有代表性的和常用的动词作为研究切入点。然后,在CLEC (ST2, ST3和ST4三个子库)和BROWN两个语料库中检索出含有这15个动词的所有小句,并剔除不属于双及物构式或与格构式的语句。之后,分别统计出双及物动词,两种构式,以及各个论元的的使用频率,并用AntConc和Excel等工具和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本研究的数据分析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与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相比,在英语写作中使用双及物构式的特征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是并没有达到母语使用者的语言水平,而且呈现出中介语的某些特征。从学习者不同的英语水平来看,中级的和中级偏上的学习者,相对于中级偏下的学习者来说,对这一构式有比较好的掌握。至于对双及物构式和与格构式的选择偏好方面,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表达“显性给予义”和“隐性给予义”时使用双及物构式比较多,而在表达“潜在给予义”的时候使用了比较多的与格构式。最后,本文依照研究结果提出了对教学的现实意义,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并且对今后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总之,本文是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中英语双及物构式实际使用的一次探索性研究,希望本研究能对教师英语双及物构式的教学以及学生对这一构式的学习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在水质监测中总硬度为常规分析项目,硬度主要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硬度分为碳酸盐硬度与非碳酸盐硬度。碳酸盐硬度主要是由钙、镁的重碳酸盐所形成,也能含有少量的碳酸
中华民族精神丰富深厚且极具生命力和向心力,中华文化培育滋养下的民族精神已经是中华民族血液的组成部分。海外台胞都是炎黄子孙,在地域上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现实并不能改变他
目的观察穴贴定喘膏的抗炎作用.方法用醋酸造成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和用巴豆油造成小鼠耳壳肿胀模型.穴贴定喘膏经皮给药后,分别测定小鼠腹腔透出伊文思蓝的含量及
目的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5年6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就诊的32例IPMN患者的临床资料,总
连接器是密集型母线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将会极大地影响母线最终使用效果,在对西门子密集型母线的连接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其连接长度和连接部位的压力,从而
目的分析甘草甜素对大鼠腹腔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卵清蛋白致敏大鼠,采集大鼠腹腔肥大细胞,以肥大细胞组胺释放试验体外观察甘草甜素抑制效应。结果甘草甜素对底
数学猜想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使用价值。文章首先介绍了数学猜想与数学猜想的一般方法,通过对数学猜想一般方法的分析探究数学猜想在中学数学
目的了解梗阻性肾病致肾功能衰竭的具体病因,为治疗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提供帮助。方法总结分析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最终确诊的梗阻性肾病所致的肾功能衰竭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